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蕓蕓的舒心生活 第116章 (2)

《蕓蕓的舒心生活》第116章 (2)

銀去買東西,那就不是買東西而是存心找茬了。

幸虧周蕓蕓前兩年有跟著周家阿賣蛋包飯、鵝蛋仔之類的,對于外頭的況還算了解。再一個,以往在周家時,也沒找村里的半大小子幫忙做活計,多半都是用銅板結算的,對于這些細枝末節不說有多了解,起碼適應得很快。

孟秀才原先是真沒聽說周家有多疼寵這姑娘,心下已經做好了娶回來個十指不沾春水的大小姐,沒曾想事遠沒有他想象的那般夸張,當即便徹底放下了心來。

又想起了明個兒回門一事,便又道:“我先前去張兄時,特地詢問過了,回門之日最好帶四樣禮。其一燒豬,其二糕點,其三好酒,其四布料。你仔細想想可還有什麼的不?”

因著這四樣東西里頭有三樣都是需要明個兒再買的,而唯一一樣的布料還是孟秀才最不擅長挑選的,因此他索一樣都沒買,只想著明個兒一早跟周蕓蕓一道兒去街面上采買齊整。

通常況下,回門禮是不該由新人自個兒拿主意的,而是應當由夫家的長輩事先準備好的。也就是說,回門禮其實是代表著夫家對娘家的態度,跟新人本的關系并不大。

Advertisement

可誰孟秀才孑然一呢?別說父母和直系長輩了,事實上他連一個親眷都沒有,只能跟關系較為親近的張掌柜打聽了行,回來同周蕓蕓商量。

問題是,周蕓蕓也不知道。

關于嫁娶習俗,哪怕只是零星的那點兒知識,都還是臨出閣前,周家阿塞進周蕓蕓腦子里的。至于回門禮,周家阿沒說,周蕓蕓本人更沒問,就這麼直接給忽略過去了。

這會兒聽孟秀才問了起來,周蕓蕓微微一愣,接著苦思冥想起來,好半晌才道:“回門禮……我記得,娘家嫂子們回門時,多半是帶了糧和禽蛋,并不知曉有四樣禮的事兒。”

確實沒有,事實上有糧和禽蛋就已經很好了,多半人家都是空人過去的,甚至還有直接把回門這事兒給省卻了的。像當年周大囡嫁人后,就直接沒回門,且類似的況起碼在楊樹村并不見。

只是聽周蕓蕓這麼一說,孟秀才登時笑了。

“是了,四樣回門禮是縣城里的規矩,村子里并沒有這麼講究。”頓了頓,孟秀才又道,“再者,回門禮原就是因人而異的,你娘家嫂子們哪個也沒你這般多的嫁妝,只怕還有將聘禮扣下的吧?能拿點兒糧和禽蛋當回門禮,已經算是你娘家厚道了。”

Advertisement

事實上,就算周家阿的彪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在多半人心目中,老周家上下都是厚道人。

這對自家兒孫好也就算了,哪家會對外來媳婦兒都那麼上心的?若非如此,楊樹村一帶也不至于爭著搶著非要把自家的姑娘嫁到周家去了。

可惜的是,周三山給養廢了,不單自個兒廢,關鍵是心還比天高,說什麼也不愿意娶村姑為妻。撇開他不算,如今整個周家也就只剩下大金尚未娶妻了。不過,大金年歲并不大,又一心撲在買賣上頭,恐怕在最近兩三年是不會親的,顯然注定要那些滿懷希的人家失了。

“那就依著謹元你的意思,送四樣回門禮好了。”周蕓蕓想著左右自個兒也不知曉行,聽張掌柜的話應該不會錯才是。

孟秀才原也是隨口一問,見周蕓蕓沒什麼意見,又明白以周家的況是絕不缺這點兒東西的,當下便決定依著原先的打算行事。畢竟,周家缺不缺那些東西是周家的事兒,婿,該有的禮節卻是萬萬不能的。

考慮到明個兒是回門日,周蕓蕓瞅著如今天也不早了,索提前生火做飯,也沒弄太復雜的,只做了個素炒面并一盆胡辣湯,火辣暖乎的吃了下去,只覺得通爽快。之后,小倆口一道兒收拾了碗筷歸整了灶間,又在院子里簡單的轉了轉,便回房歇下了。

Advertisement

這回是真的歇下了,因為縣城離楊樹村還是有一段不算短的路程,哪怕孟秀才提前去車馬行打了招呼,那也得天不亮就,尤其他們還得去街面上采買四樣回門禮。

說真的,就算了某項夜間運,周蕓蕓還是覺得自己大概會起不來,最起碼是肯定沒法自然醒的。畢竟人要勤快難,一旦懶散起來,卻是分分鐘的事兒。結果卻是,小看了孟秀才的能耐。

也不是有多能耐,而是孟秀才略了點兒小聰明,頭天晚上故意減了小八的晚飯份量。哪怕小八再聰明,它也只是一只鳥,當時是吃飽了沒再喚,可還不等天明,它就被醒了,當下扯著它那破鑼嗓子,哇啦哇啦的嚷開了。

“好乖乖啊!……老娘要死了!!”

“謹元啊!……老娘死了死了死了!!!”

這下,不單是周蕓蕓被嚇得一咕嚕起,連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的孟秀才也險些被這話給活活噎死。

足足過了半晌,孟秀才這才勉強緩過來,素日里平靜淡然的面上也出現了一崩潰的神:“小八……確實很聰明。”

能不聰明嗎?

這簡直就要了!!

倆口子各自帶著不同的慨起了,當然也沒忘記給小八添食,要不然就它那德行,絕對能吵得附近幾條街都不得安寧。

之后,小倆口并一只傻鳥,帶了幾兩銀子就出門了,先在街面上采買齊了四樣回門禮后,這才轉道去了車馬行,上了提前雇好的青布騾車,一路往楊樹村駛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