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抗旨才能變強 第1012章 太子急了

《大唐抗旨才能變強》第1012章 太子急了

在李秋心中,這袁天罡可是自己芙蓉園之人。

這種時候自然要站出來替他說話,抵擋下來自於太子那邊的火力。

果不其然,這時候見到李秋公然的反駁,質疑自己,李承乾也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當即大怒的就轉向了李秋,“你!”

其實,自打最開始袁天罡說出那番話後,太子李承乾就已經表現的明顯過激。

如今再李秋一刺激,就越發的顯得出格。

與他平日裡的人設和一貫行事風格越發的不符。

若是這樣下去,怕是這東宮大計還冇等手,就先要壞在李承乾自己的手中。

所以在這時,侯君集的心中暗自焦急,覺得有些後悔。

這李承乾可比當年玄武門事變前的他老子差出十萬八千裡。

自己這一次的孤注一擲,是不是押錯了寶?記住網址

幸虧,在這時候,宰相高士廉及時的站了出來。

攔住了正在氣頭上,即將對李秋進行訓斥的太子。

“殿下還請息怒。”

“關於這封禪之事,以及對陛下,對我大唐如何之重要。”

“想必出市井的北平王也並不太清楚這皇家之事。”

Advertisement

“還是由臣,先為他們解答一番。”

聽到高士廉的這一番話,李承乾也是瞬間警醒過來。

方纔是他自己太過張,關心則事明顯過激。

所以冇有毫的猶豫,他也趁著高士廉搭建的這個臺階,趁機的退到了二線。

而這時,高士廉也是非常從容的麵向了李秋。

“北平王,這泰山封禪,自秦始皇起,乃上古已有之重禮。”

“封禪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

“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阯以報地。”

“明天地之所命,功事遂,有益於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今陛下之功,已在漢武帝之上。”

“此番封禪,無論是對陛下,乃至對我大唐的氣運,都是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

“太子殿下乃至孝之人,自然是不願意看到有人妖言眾,毫無據的就憑幾句妄語,而阻撓陛下泰山封禪這件大事。”

“況且,眼下我大唐天下大定,四海昇平,一掃寰宇,陛下此行泰山,又哪來的威脅可談?!”

為欽天監的監正,在這等家國大事上信口雌黃,蠱人心,阻陛下封禪大事。”

Advertisement

“難道太子殿下訓斥與他還有錯了不?”

就在這時,馬周也第一時間出列,躬施禮說道:

“高大人,這欽天監本就是掌天時星曆,頒佈曆法之責。”

“這袁天罡觀星象有異,並及時的稟報出來,也是職責所屬。”

“怎就了大人口中所說的信口雌黃,妖言眾?”

見到馬周站出來幫腔,很多東宮所屬的重臣也都躍躍試。

眼看著一番朝堂戰即將被引發,一直坐在上首眉頭鎖的李世民重重的敲了敲龍案。

直到此時,朝堂上的眾人才頃刻間歸位,恢複了安靜。

這時候,李世民也是輕歎一聲。

看著下麵眾人問道:“關於這封禪一行,不知你們都是怎麼看的?”

李世民這邊的話音剛落,魏征就第一個站了出來。

“回稟陛下,既然連欽天監都察出了異象。”

“臣也覺得,眼下並非封禪之機。”

“現如今,已到了春耕時節。”

“倒不如,朝廷集全力,將這春耕之大事做好。”

“等到風調雨順,金秋收,稻穀滿倉,百姓安居樂業之時。”

“陛下再去泰山封禪,禱告天地神明,豈不是更顯得陛下之功績與我大唐之興盛?”

Advertisement

就在魏征之後,王珪,韋,高季輔等人,也是站出來附和。

而另一邊,東宮所屬,以及朝廷大多數的員,則是不同意魏征之觀點。

認為這泰山封禪乃是大事,既然已經定好,早已經準備了一切。

又豈能因為一個袁天罡的兩句妖言而就此放棄?

最終,在他們爭吵到白熱化之時,李世民再次揮手停。

而是將目投向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

“輔機,玄齡,關於此事,你們二人又是如何看待?”

在這種不涉及大是大非,冇有明顯答案的時候,為困難選擇癥的房玄齡。

自然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盯著腳麵,說不出定論來。

而最為瞭解李世民的長孫無忌,也是略有猶豫了一下後,緩緩說道:

“陛下,臣也覺得,魏征所說甚有道理。”

“在去年,我大唐遭水患。”

“多出州府災嚴重,不的房屋,糧倉都遭到沖毀。”

“雖然最終陛下英明神武,帶領我大唐百姓渡過此番災。”

“但畢竟是傷及了元氣,全國各捉襟見肘,百姓民生頗為艱難。”

“倒不如先全力做好春耕之事,待到秋收之際,陛下再與娘娘一同前去泰山封禪也不晚。”

“況且陛下如今龍康健,陛下之功績,也註定了名耀千古。”

“我大唐也註定了會越發的興盛,離天下大治也不遠矣。”

“這封禪大事,也不必急於一時。”

聽到長孫無忌這麼說,李世民也是點點頭。

“既然如此,那就暫且將泰山封禪一事,改為秋天。”

“從即刻起,輔機,玄齡,李秋,你們定要將這春耕之事做好。”

說完,李世民一甩袖,直接離去,宣佈散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