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花重錦官城 第127章

《花重錦官城》第127章

等藺效引著沁瑤進了青廬,喜娘小心翼翼地扶著沁瑤在喜褥上坐下。

康平公主表現得比十一哥還心急,頭一個笑嚷道:“新婦快將扇子拿下吧,讓咱們大傢伙瞧瞧你的花容月貌。”

今日天不亮就來了瀾王府,從早上迎親到現在新婦進門,整個過程都歡笑聲不斷,十足給十一哥和十一嫂撐足了場面。

這種場合排場還是其次,熱鬧纔是第一,康平雖然以往不屑於關注這類小事,但既然存了心思要讓他十一哥高興,自然有辦法參其中機要。

有康平公主帶頭活絡氛圍,其餘貴婦焉敢示弱,青廬裡很快便滿是歡聲笑語,有誇讚新婦喜服旖麗、姿纖儂的,有說一對新人天造地設的,更多的是笑著慫恿新婦速速卻扇的。

卻扇講究個時機,若不刁難刁難新郎,新婦就過早卻扇,到底有失矜持。

劉冰玉和裴敏便自自發扮演起了沁瑤的孃家人,不催新婦,只一個勁地讓新郎作卻扇詩,而且要求頗高,說需作得真意切,不得草草爲之,讓新婦和大傢伙都滿意爲止。

藺效雖然自小跟著太子和吳王一道啓蒙,師從本朝第一鴻儒傅太輔,學問底子著實算得紮實,可他天使然,自啓蒙起便更喜兵書謀略、史集策論,唯獨詩賦上了幾分興趣。

方纔瞿府門前一首催妝詩還是他早前特爲了沁瑤提前做的,如今聽劉冰玉和裴敏這麼一說,倒也不慌,對沁瑤行了一禮,便賦了一首之前便做好了的卻扇詩。

劉冰玉和裴敏見他對答如流,料得他早早做了準備,不肯輕易放過,又連考幾首,非將新郎的真本事出來不可。

藺效倒也不惱,只顧看著沁瑤,見牢牢握著扇柄,說不出的靜乖巧,偏沒有將扇子放下的意思,心思一,重對行了一揖,道:“有一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我旁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Advertisement

這聲音如玉石相擊,極爲清澈清晰,偏每一個字都蘊著說不出的意,猶如琴絃輕撥,震盪出餘音嫋嫋,一旁不年輕些的婦人都不自覺紅了臉。

夏芫心狠狠一揪,臉上褪了個一乾二淨,子晃了晃,再站不住,轉狼狽地出了青廬。

沁瑤緩緩將人扇放下,含著笑意看向藺效。

衆人笑聲雷,“新婦卻扇了。”

“真是人,怪不得連皇上都要討來給世子做媳婦呢。”

康平不防看見一張被大紅喜服映襯得格外的臉龐,呆了一呆,心中暗忖,瞿沁瑤不說別的,恐怕就是長安城數一數二的了,真真冰玉骨,得掐得出水來似的,一點瑕疵都沒有,連母妃那樣的人跟瞿沁瑤比起來,恐怕都失了幾分白細膩。

不怪十一哥得這樣,看來阿孃果然沒說錯,天底下的男人就沒有不看重的。

不由低頭看了看自己上深紫的羅裳,這裳雖瑰麗,卻不怎麼擡,莫不是因爲這個緣故,馮伯玉才寧願多看書,不願看?看來從明日起,還得多裁幾紅、淡綠這等裳來穿纔是。

藺效靜靜地看著沁瑤,見雪腮雲鬢,眉目如畫,當真是旖麗至極、俏至極,而這樣一個般玉雪般的人兒,今後便是他的妻子了。

沁瑤心裡又何嘗不快樂,想起當初在莽山初遇藺效時的形,那樣兇險叵測,其後又共同進退,幾經生死。誰能想到大半年之後,他竟能的夫君,其間種種,如今想來,當真如夢一場。

衆人見藺效只顧著新婦出神,又是一陣打趣謔笑,盧國公夫人這時也了青廬,見狀笑道:“惟謹向來穩重,這是對新婦極滿意了。”

Advertisement

餘人笑道:“這樣好看的新婦,任什麼郎君見了都得歡喜呢。”

喜娘笑著提醒道:“新婦卻扇了,該合髻了。”

將藺效引著在沁瑤旁坐下,取了繫著紅綢的剪子來,小心翼翼剪了二人的頭髮,用紅繩系在一,取“結髮之意”。

沁瑤含接過那合爲一的青,悄悄看一眼藺效,見他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神無比慎重,心中一熱,忙鄭重其事地將兩人的頭髮收繡囊中。

這青廬設得極大,除了鋪著喜褥的寬大牀榻,另有桌椅等

兩人行完合髻禮,又飲了合巹酒,便有瀾王府早安排好的宮中樂師青廬獻曲。

藺效需得到前院敬酒了,起前,藉著寬大袖子的遮掩,在衆人眼皮子底下若無其事將一件事塞到沁瑤手裡。

沁瑤雖然奇怪,仍然極其配合地接過。

兩人手都極快,衆人一無所覺,只有盧國公夫人看出了些端倪,搖頭笑著嘆了口氣。

藺效走後,儐相們又在青廬裡喝了回茶,聽了一回歌舞,便有僕從過來說前頭開席了,請諸人去花廳座。

劉冰玉怕沁瑤一個人無聊,還想陪著說會話,被王應寧和裴敏一同拖出去了。

衆人一走,沁瑤便鬆開攥了好一會的掌心,悄悄打開藺效給的紙條。上面的字跡清雋有力,寫著他已經讓溫姑給沁瑤備了幾樣粥點,一會沁瑤若覺得腹,可先吃些墊墊肚子,他便會盡快回來。

寥寥數語,卻是藺效慣常的口吻。

沁瑤看著紙上那“儘快回來”四個字,想起前夜母親對耳聽面命的那些事,臉頰頓時火燒火燎。

採蘋幾個這時已被安置到沁瑤邊,剛進青廬,便見沁瑤盤坐在喜褥上,張兮兮地直啃手指頭,訝異道:“小姐,您是了嗎?要不要奴婢去弄點吃的?”

Advertisement

采芹跟在後頭,一臉懵懵的神道:“這瀾王府也太大了,咱們進來的時候,走廊就走了十來條,門重重疊疊的,左一道右一道的,一會功夫就轉暈了。往後咱們在府裡走起來,恐怕得適應好一陣子,才能不迷路呢。”

忽然聽到外頭一個極和的聲音道:“世子妃,溫姑給您送些粥點。”

沁瑤啃手指頭的作一頓,溫姑?莫不是藺效的那位孃?忙讓採蘋將溫姑請進來。

不一會,一位四十左右的婦人便領著一行丫鬟進來了,每人手中捧著一個熱氣騰騰的食盒,足有小半桌,遠不是藺效所說的幾樣粥點那麼簡單。

那婦人生著一張極和善的臉,眼睛不大,卻是天生帶著笑意的月牙形,皮白淨,脣略薄,冷眼一看,跟常嶸那張神采奕奕的臉著實不像,可細細打量,才發現兩人細直的鼻樑和臉型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沁瑤知道溫姑是藺效的孃,這些年藺效的飲食起居全是溫姑在打理,在藺效心目中的地位特殊,一點也不敢怠慢,忙甜甜地喚一聲:“溫姑好。”又讓採蘋將一早準備好的禮賞給溫姑。

溫姑寵若驚地接過,忍不住又擡頭仔細打量沁瑤,越看越覺得滿意,臉上的笑意怎麼也遮掩不住。

看著沁瑤笑道:“奴婢聽世子說您不忌口,什麼都吃,就琢磨著做了些糯點心,並些清淡的菜湯,您眼看已累了一天了,這會多半早了,先將究用些,若不合口味,只管告訴溫姑,溫姑再去張羅。”

這話若旁人說來,也許帶著試探客套之意,溫姑卻是一片赤誠。

沁瑤向來最分得清好歹,不再客氣,從榻上下來,坐到桌前笑道:“溫姑費心了,這湯聞著就香,說起來,我早上到現在一粒米未沾,可不是有些了。”

持箸高高興興吃了起來。

溫姑煞費了一番苦心的功夫就這樣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心裡頓時熨無比。想起自己早前的忐忑和顧慮,只覺好笑,世子那樣的孩子,從小到大不知見過多千金閨秀,能讓他這樣煞費苦心娶回家的小娘子,能差到哪去?

一邊想,一邊在一旁笑瞇瞇地看著沁瑤用膳,等吃完,便令聽風掃雪將碗筷收拾下去。

沁瑤見一行丫鬟都目不斜視、手腳利索,想來都規矩極嚴,只不知是溫姑訓導有方,還是藺效對下人的要求一貫如此。

用完膳,溫姑又將沐浴用的熱湯令人備到青廬中。

沁瑤意想不到,本以爲今晚宿在青廬裡,不能沐浴了呢,穿了一天厚重的喜服,上早就汗涔涔的了。

等沁瑤沐浴完,溫姑又再次進來,笑說已備好了陪嫁過來的四個丫鬟的寢,請這幾位姑娘隨前去安寢,將採蘋等人領了出去。

青廬再一次只剩沁瑤一個人了,百無聊賴地托腮看了一會牀前燃著的那對紅燭,想著藺效不知何時才能回來,索躺倒在牀上,蓋了被子著帳頂發呆。

早上天不亮就起來了,白日又累了一整天,不過強撐了一小會,便抵擋不住瀾王府這收拾得極馨香綿的寢被,睡著了。

說來奇怪,沁瑤平日最是警惕,可不知是出於對藺效的信賴,還是當真太過疲累,這一睡下去,當真極沉極香,連有人回來了都不知道。

迷迷糊糊間,覺有人睡到側,隨後有人將摟在懷中,在耳旁低喚道:“阿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