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大唐山海行 第693章,再度入蜀

《大唐山海行》第693章,再度入蜀

江朔力深湛,外面甫有靜就已經醒了,走到院中,卻見空空兒正從墻頭躍回,道:“城里全了……”

江朔驚道:“是有人造反?還是吐蕃人攻進來的?”

空空兒道:“都不是,是閣邏派人大肆抓人呢,烏蠻各族不見了邑君,正群龍無首,偶有抵抗的,也都不氣候。”

這時柳汲和羅羅也推門出房,柳汲道:“此不可久留,我們快走!”

院里本有仆婦蒼頭,聽到這邊院里有靜,過來查看,才發現主人竟然不知何時回來了,紛紛上前拜見。

柳汲一揮手道:“快準備馬匹行囊,我要出城。”

眾仆人一頭霧水卻不敢問,立刻分頭行,不一會兒便準備停當了,柳汲騎在馬上,吩咐道:“老夫要離開半年,某不在時,要嚴守門戶,小心仔細。”

宅中自有主事,叉手稱是。

仆人共準備了六匹馬,四人各騎一匹,余下兩匹馱行李他們從后街小門走出,仆人趕后關上門戶。

空空兒道:“閣邏的軍隊從西邊來,我們走東門!”

太和城雖比通海城大了許多,卻仍不能和大唐都市相比,四人向東行不里許,便到了東門,卻發現門已落鎖。

柳汲上前說明是元君命他出使,守門兵卻仍不肯開門,畢竟今日宮中近衛抓的就是各族耆老,誰又知道這其中是否包括柳汲呢?

柳汲還在與那門吏爭執時,空空兒早已不耐煩了,他在馬上手指連彈,城門的侍衛便都東倒西歪跌在地上,空空兒看了一眼江朔道:“放心,只是點了他們的昏睡。”

空空兒這彈指的功夫也曾教給過獨孤湘,但湘兒使來還需要借助些石子、土塊之類的小事,空空兒竟能凌空發勁,雖然對方只是不會功的尋常武士,此等手也足夠驚人了。

Advertisement

空空兒說話間策馬向前,到了城門前,隨手一掌拍在門閂橫木上,大的門閂竟如筷子般應手而斷。

空空兒哈哈大笑,隨手一推,他卻忘了所有城門是往引,沒有向外推的,他一推之下,門樞反折,“咔啦”一聲折斷,接著沉重的城門居然被轟得飛了出去,重重砸在地上,激得塵土飛揚。

本來他們在城門點到守衛,城樓上的戍衛并未察覺,但此刻這麼大一扇城門飛出來就很難不被發現了,見六匹馬沖出城門,一陣梆子響,立刻有羽箭向他們來。

羅羅狠狠瞪了一眼空空兒道:“你搞這麼大靜做什麼?”

空空兒一邊揮舞雙袖,撥打箭矢,一邊哈哈笑道:“我也沒想到,這南詔國度的城門忒也得糟朽了。”

四人六馬又只有江朔和空空兒的武功能拔開羽箭,江朔只得出七星寶劍,與劍鞘接長劍掄出一道巨大的弧,才堪堪護住柳汲和眾馬。城上戍衛遠遠看不清江朔揮的是什麼,只見白中夾著金,又聽到七星寶劍發出嗚鳴之聲,還道是什麼法寶,竟都不敢再了,眾人這才得以策馬狂奔,逃出了太和城。

四人策馬向東,到達西洱河寬闊的水面邊,再轉而向北,江朔知道還要穿過折斷蒼山洱河的羊苴咩城,只道不了又要費一番舌,甚或武,沒想到王命尚未傳到此城,守城白蠻驗過過所公驗,恭恭敬敬地將他們送出城去。

羊苴咩城在蒼山洱河的中段,龍首關和龍尾關的戰事都沒有影響到這里,城仍是一片祥和景象。江朔見城中已不似他當年到時得空空如也的樣,城中心在大興土木,十分熱鬧,慢慢形了真正的城市,城的城墻也在加構筑,白蠻之地多得是石頭,因此此城也是制夯土,外敷巨石,想來建這時比之太和城更加壯觀。

Advertisement

江朔奇道:“這羊苴咩城建的比太和城更闊大,難道不怕被說僭越麼?”

柳汲道:“我常聽說有元君有遷都羊苴咩城之意,今日觀之恐怕卻有此事。”

江朔心道:“難怪此沒人盤查,這里是白蠻的勢力,反而不似太和城中烏蠻勢力盤錯節,既然沒有舊貴族需要被肅清,自然就不需要如太和城那般大干戈了。”

四人順利穿過羊苴咩城,又行七十里出了龍首關,南詔太子伽異并不在城中,卻也不見吐蕃大軍,一問城中戍衛才知道,吐蕃軍隊與南詔軍隊聯手擊破李貞元所率領的唐軍之后,見伽異治軍嚴整,龍首關又早已對吐蕃軍隊加了防備,吐蕃人一時不敢妄,已經退回吐蕃去了。

伽異不敢掉以輕心,率軍尾隨吐蕃人,名為護送實為監視,一直“送”吐蕃軍隊到聿賁城外,此刻伽異仍駐軍聿賁城,要確定吐蕃退回高原之后才會回返。

柳汲自也無留下等伽異回來的打算,在龍首關歇了一宿,便再度出發北上,。

出了龍首關就是三浪詔之地了,從西到東依次為:浪穹、邆賧、施浪三詔,三浪詔同族,唐史記載其“總謂之浪人,三浪詔”,出龍首關第一個遇到的就是浪穹詔之地,稱浪穹州,州府名“劍川”。

柳汲是“浪穹詔”的邑君,不過所謂“浪人”原是居無定所之意,柳汲自由自在慣了,并不理族中日常瑣事,劍川城中自有族中后輩管理,柳汲也甚回來。

照理眾邑君宮時也應邀柳汲同行,只是他嫉惡如仇,又對皮邏閣忠心耿耿,因此邑君非但沒有告知他,還與燕軍一起設下陷阱,想將他和段儉魏一同死在同海城。

尚未見到劍川城,羅羅不無驕傲地道:“此地原名‘柳龍沖’,有一條大河在此一折,形一個大湖,湖岸邊有怪柳如龍,因而得名,后因我阿爺善鑄劍,先王閣羅賜河名為‘劍川’,湖名‘劍湖’,以彰我阿爺之名,后又筑城便是劍川城了,別看劍川城小,也是背山面水的形勝之地。”

Advertisement

江朔心道:看來柳汲大匠之名,除了慕竹林七賢嵇康柳林汲水打鐵之故事,也暗含了他出生地的名字,便是人以地姓了。

然而接近劍川城時,四人卻大吃一驚,劍川城幾乎全毀了,四都是殘垣斷壁,江朔這才想起唐軍從此城經過,就算浪穹詔不做抵抗,唐軍又怎能放心自己后有一個完整的南詔城池?自然是要予以搗毀以絕后患的。

羅羅看來也是第一次見到此番慘狀,道:“沒想到唐軍如此暴,將這里毀得不樣子了。”

這時有浪穹詔黎首認出了柳汲,紛紛聚攏過來。

有黎首對羅羅道:“李將軍的唐軍已比鮮于仲通的唐軍仁善太多了,這劍川城多數是三年前鮮于仲通南征時破壞的。”

另一人也道:“李將軍長子貞元并未屠殺、擄掠,退兵時亦軍紀嚴明,雖敗不,只是拆了城墻、房舍用來阻擋追兵,卻沒有因敗而遷怒劍川百姓。”

四人這才知道李貞元其實沒有和李宓一樣全軍覆沒,只是打了敗仗,卻得以全而退,撤回劍南道去了,作為唐人,江朔心中不一喜。

雖然死傷不甚慘烈,但被毀了城墻和這麼多屋舍,黎首的生計還是了問題,當務之急就是重建家園,柳汲作為邑君,若不在此地也就罷了,既見這番景象可也就不能便走了,四人在劍川城耽擱了有兩個多月,等柳汲安排完所有族中事,夏末時分,才重新上路。

從劍川城到大唐劍南門戶巂州越巂郡有一千里的山路,山路難行,江朔和空空兒功夫雖高,卻也不會移山地之法,四人六馬只能慢慢翻山越嶺北上蜀地,這段路江朔走過一次,當時還是和李珠兒、獨孤湘一起,彼時他們輕功佳,倒也沒覺得山路難行,此刻只多帶了柳汲、羅羅,立覺山路難行,江朔心道:我們才這幾個人就覺得道路如此之難了,唐軍勞師遠征之難實是難以想象,看來若能不戰而收服南詔是最好的選擇。

終于到了巂州邛都城時已是初秋了,上次到邛都時,江朔巧遇了李宓,三年后再到此,與李宓卻已兩隔了,念及此,江朔不唏噓。

唐詔還是敵對狀態,到了大唐境,柳汲和羅羅可就不敢這麼大搖大擺的走了,羅羅讓空空兒先進巂州城買了漢人的衫,將四人打扮漢人私茶商,江朔和空空兒本是漢人,無需喬裝,羅羅卻給自己和柳汲都好好化妝改扮了一番。

江朔現在才知道,并非空空兒到南詔之后,易容改扮的功夫提高了,而是遇到了真正的易容高手,經羅羅一番打扮,空空兒和江朔了一對商人貴公子,和柳汲則是一個婢子,一個老管家。

空空兒其實年長江朔不,但他功深湛,仿佛有駐一般,還是江朔當年漢水上見到的模樣,而江朔早從一個兒長了長玉立的青年,二人倒真似結伴做買賣的族中弟兄一般。

唐詔之間雖有戰事,貿易往來卻無法絕,四人這般打扮毫不引人注目,順利穿州而過,恰在仲秋這天到了劍南道首府益州蜀郡都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