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朔遍尋不著,只得又回到樓上,李年見他神焦急,忙問道:“江小友,出了什麼事?”
江朔急道:“和我一起來的伴當都不見了。”
公孫大娘道:“我記得你是和韋相公一起來的,是否韋相公對幾位弟兄另有差派?”
眾人再尋韋堅,才發現不知何時韋堅也不見了。
這下連公孫大娘也著急了,韋堅是當朝三品大員,若真在左教坊出了什麼閃失,可吃罪不起,公孫大娘喚一個弟子道:“十二娘,你快招呼眾弟子一起尋一下韋相公漕幫的諸位兄,你自去問一下兩道門的小廝,有沒有見過這幾位進出教坊?”
江朔急道還:“有個十五歲的孩……”
那弟子李十二娘,唱個喏出去了,不一會跑回來對公孫大娘道:“院子里各都找了,不見這幾位,守門的小廝也說沒見著韋相公,車馬場上韋相公和漕幫諸位把頭的坐騎也都在。”
這下公孫大娘也張起來了,急道:“這可如何是好?太平盛世朗朗乾坤,還真有強人混進了神都作不?”
江朔道:“韋相公雖是文士,但謝、盧二位都是高手,就是湘兒輕功也好的很,哪怕遇到強敵也盡可以支撐一時,不可能一點聲響也沒有,就此被擄去。”
安慶宗上前道:“江主,貴幫幾位把頭都是老江湖,就算驟遇強敵,應該也會留下一些蛛馬跡,不妨仔細找一下吧。”
江朔見安慶宗,突然想到燕軍曾謀攪江湖盟,自己又聽到燕軍和大食謀傾覆大唐,燕軍想要對付自己和漕幫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他怒目瞪視安慶宗道:“你到來做好人,怕不就是你們燕軍搞的鬼。”
安慶宗忙搖手道:“江主,你怎會這樣想?今晚我和珠兒一直在宴席上從未離開啊……”
江朔道:“兩年前你弟弟安慶緒就想擄了我去北地,現在來擄韋相公和湘兒也不足為怪,至于你從未離開宴席,燕軍麾下高手眾多,還需要安公子自己手麼?”
李珠兒怒道:“大公子敬你稱你一聲主,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頤指氣役起來啦?你有什麼證據?卻來這里平白誣賴人?!”
江朔被一頓搶白,不氣結,卻也不肯退讓,道:“我確是沒有證據,但除了燕軍,我在雒并無仇家……”
李珠兒聞言正要發作,安慶宗卻阻住,對江朔道:“無怪主懷疑,我阿爺、二弟這些年所作所為確實有很多不是之,尹先生與主的過節,慶宗也有耳聞,只是我是我,二弟是二弟,慶宗可以指天為誓,絕對沒有做不利于韋相公和漕幫眾把頭的事。”
李年也勸道:“韋相公是治水名臣,與安中丞并無罅隙,安大公子更無理由擄了他去啊……”
這時李十二娘忽然驚呼道:“這是什麼?”
眾人走過去看,原來在盧玉鉉坐過榻前的案子上有一個火焰形的令牌,此前江朔沒有發現是因為這個令牌完的嵌了桌面,江朔以為是案上的圖案,但李十二娘悉樓家,知道這圖案并非桌上原有的。
江朔疑道:“這個圖案是什麼意思?”
安慶宗卻認得,對江朔道:“此乃尼教的令牌,尼教行事之后往往留下此牌,不過這令牌深深嵌桌面,來人功夫甚是了得,怕不是慕阇就是拂多誕,江主可是得罪了魔教?”
江朔吃了一驚,立刻想到那日黑船上的尼教大慕阇多乙亥阿波,怒道:“燕軍與尼教早有勾結,那日被我撞破,大公子還在這里裝什麼傻?”
安慶宗叉手道:“胞弟與主你的恩怨我實不知,我和乃父乃弟不是一路人,韋相公和漕幫諸位大俠絕非慶宗安排人擄去的。”
李年也道:“韋堅與安太仆并無齟齬,且同在京城為,一旦事如何自?我看安太仆無論如何不會將韋相公擄去的。”安慶宗拜檢校太仆卿,因此李年稱他為安太仆。
江朔究竟年紀輕,沒有太多江湖閱歷,原來還可以請教盧玉鉉這樣的智囊軍師,現在漕幫諸位老江湖都不在邊,他無人可問,見安慶宗一臉真誠,一時六神無主,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安慶宗。
李年卻道:“尼教早已被圣人下敕嚴加斷,只道早已被逐出中原,不想竟然還在暗地里活,安太仆,聽你前面所言,似乎知道這尼教的底細,你是否知道他們可能把韋相公諸人擄去了哪里呢?年報于千牛衛讓他們去去搜找。”
安慶宗問李珠兒道:“珠兒,你可知道尼教的人在哪里?快說與大家知曉。”
李珠兒道:“我不說,這江主對公子無禮,我們又何須助他?”
江朔聽李珠兒說“不說”,而非“不知”,知道定然知道底細,忙叉手道:“安太仆、珠兒姑娘,是我莽撞了,還請原諒,珠兒姑娘你若知道他們在哪里,還不吝賜教。”
李珠兒轉過去道:“不敢當,我若說了,難保江主不會說是我們早已勾結好了。”
安慶宗溫言勸道:“好珠兒,你就不要為難溯之了,現在形勢急救人要,快告訴他吧。”
李珠兒道:“好吧,不過我可不能保證他們在那邊,不要到時候尋不著人,又來編排我們的不是。”
江朔忙道不敢。李珠兒這才道:“尼教總壇在中昆侖。”
江朔驚道:“昆侖距此三四千里,特也的遠了,莫非魔教之人真會地之法?”
李珠兒嗤道:“中昆侖可不在昆侖山,就在河水北岸的王屋山。”
江朔奇道:“王屋山怎麼也昆侖?”
李珠兒搖頭道:“那我可不知道,我只知尼教和二公子的人傳遞消息,都是以中昆侖稱呼王屋山。”瞥了一眼江朔道:“你可不要誤會,我原是安中丞的近侍,因此知道這些事,后來安中丞讓我隨著大公子才來的二京,尼教只與二公子勾連,他們做些什麼我可不知道。”
安慶宗道:“珠兒你可知他們在王屋山何?這王屋山這樣大,溯之怎麼找的到?”
李珠兒道:“我原想說不知,但不敢欺瞞大公子,我曾無意間聽到安中丞與二公子談,才知尼總壇在王屋山的一座佛寺,只是到底是哪座佛寺我可就不知道了。”
李娘道:“王屋山是道家第一天福地,道觀倒是多的很,可從未聽說過有釋家寺廟啊。”
公孫大娘道:“年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這王屋山啊還真有個寺廟,是北魏時建的,在王屋山最東麓的盤谷口,盤谷寺,整個王屋山只此一個佛寺,王屋山道教興盛,盤谷寺香火自然不旺,開元年間就已被廢棄了,不過卻沒聽說魔教盤踞其中。”
李珠兒道:“尼教是欽定的邪教,自然不敢大張旗鼓,想來是以佛寺做遮掩。”
江朔道:“既然如此,我這就去那盤谷寺一探究竟。”
李年道:“現在早已宵了,坊雖可掌燈,歡歌燕舞亦無所,但卻無法出坊門。”
江朔道:“這卻無妨。”說著就要往外走,安慶宗道:“慢來,慢來,江主初到雒,可知如何去王屋山。”
江朔心道不錯,自己初到雒,別說去王屋山,就是這雒城如此廣大,只怕也走不出去。安慶宗見他踟躕,道:“不如讓珠兒陪你去吧,珠兒隨我多次到過王屋山訪道,可以給你做個伴當。”
李珠兒氣道:“大公子,人家只當你是壞人,咱們又何必去他的冷臉?”
安慶宗道:“珠兒,我是安祿山長子,江主對我們有所懷疑也是人之常,但今日之事茲事大,你還是要以大局為重。”
李珠兒道:“就怕他當我是壞人,不肯與我同去。”
江朔心道就算你有什麼謀,我又有何懼?當下叉手道:“是江朔錯了,還請珠兒姊姊領路。”
李珠兒還待要數落江朔,安慶宗暗中了一下李珠兒的手,李珠兒這才道:“好,走吧。”問明公孫大娘盤谷寺的所在,本去過王屋山多次,大娘一說,李珠兒便知如何前往了,步出樓外,站在二樓回廊上,轉頭對江朔道:“主請吧。”李珠兒生的胡人面目,更兼神冰冷,站在回廊上,在外面清冷月和樓和暖的燭火相互映照下倒是別有一番風致,明艷不可方,江朔看了不面微微一紅,忙低頭叉手稱是。
李年卻驚道:“此刻可打不開坊門。”
卻見李珠兒已飛躍到樓外,幾個起落已上了院墻,回頭仍是冷著臉對江朔道:“小心跟了,我可不會等你。”說著飄下了圍墻。
江朔聞言足下一蹬,也跟著飛出樓外,逐著李珠兒下去了,兩人行如鬼魅,直驚得李年和公孫大娘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