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和渣夫同歸于盡后又雙雙重生了 第1卷 第267章 立儲

《和渣夫同歸于盡后又雙雙重生了》第1卷 第267章 立儲

與此同時,書房

沈嘉歲靜靜站在偏殿門口,目直直向遠筆直的宮道,周遭是如墨般深沉的夜幕。

已不知站了多久,直到無盡的黑暗之中,一點亮若若現地冒了出來,宛如暗夜孤星,渺小卻醒目。

沈嘉歲下意識抓側門框,急忙凝眸去看,原來是有一人手提燈籠,正朝這邊行來。

離得近了,終于看清了來人的模樣。

他的面容著蒼白,似是經歷了諸多疲憊與磨難,燭搖曳,映照在他那污斑駁的淺上,滿是凌的痕跡。

可他依舊如修竹,如此狼狽的神容,也不能折損他的風度分毫。

看著眼前這悉又讓人心疼的影,沈嘉歲只覺心頭猛地一酸,酸緒不控制地往上涌,幾乎要奪眶而出。

再也按捺不住,趕忙提起擺,快步朝著那人迎了上去,腳下步子急促又慌

江潯獨行于宮道上,周遭靜謐得只余他自己的腳步聲。

每走一步,都似帶著沉甸甸的疲累,黑暗在后如影隨形,仿佛隨時都要將他吞噬。

直到,明亮的書房映眼簾,而后,心心念念的歲歲朝他奔來。

江潯提著燈籠的手,不自覺地微微抖了起來。

書房被燭照耀得金碧輝煌,而歲歲就在這絢爛的幕中迎向他,連發都泛著和的金邊。

Advertisement

一種久違的安心如春日里的暖流,沖走了所有疲累與酸,涌進了他那幾近麻木的心田里。

沈嘉歲站定在了江潯面前,與他一同站在了黑夜的那點燭里。

好似狂風暴雨后重逢的花與葉,依偎在那僅有的一抹亮旁,溫暖了彼此。

“阿潯。”

沈嘉歲仰頭,低低喚他,聲音里泛出哽咽。

江潯就那般定定著沈嘉歲,熾熱又專注,眼底驟然涌出了熱意。

“歲歲,我好想你。”

江潯啞聲開口,著難以言喻的眷與依賴。

只要有歲歲在的地方,連黑暗......好似都變得溫了。

沈嘉歲將江潯引偏殿,同他說起了之后發生的一切。

當得知沈嘉歲提議,讓太子妃務必要將榮親王爺請來時,江潯眸驟亮,不由喟嘆出聲:

“有歲歲在,實在是用不著我了。”

老師喝了藥后,脈象終于平穩了下來,他思來想去,終是放不下這邊,估著時辰差不多了,這才從詔獄趕來。

原還擔心最后又起波折,沒想到歲歲早已和他想到一去了。

其實這儲君之位已無旁的人選,但有榮親王在,必定事半功倍。

“歲歲,我還是得去看看。”

江潯拉沈嘉歲的手,溫聲說道。

沈嘉歲聞言上下打量了江潯一番,忍不住揚,“你準備就穿這一去養心殿不?”

江潯看了眼自己污臟不堪的袍,難得一怔,“這......”

Advertisement

沈嘉歲拉著江潯往屏風后走起,笑道:“我知老師無恙后,阿潯你定要趕來的,只如今眾臣皆在,我這俊朗不凡的夫君怎能一狼狽?”

“來,我早就向太子妃要了一套干凈裳。”

江潯見沈嘉歲萬事考慮周全,眉眼中不由溢出笑意,乖乖去換了一

待他收拾妥當出來時,卻見沈嘉歲正對著燭火發呆。

他心頭微,當即迎過去,沈嘉歲聽得腳步聲,已轉過頭來。

上下看了江潯一眼,微一遲疑,這才開口:

“阿潯,其實這裳是......太子殿下的,我仔細瞧過了,裳不是特定的樣式與規制,花紋也都是常見的,你穿上并不逾矩。”

江潯腳步驀地一頓,沈嘉歲已繼續說道:

“我方才要得急,太子妃便問我,殿下的新裳行不行。”

“我覺得,阿潯你會愿意穿上這裳去見圣上的,所以就擅自應了下來......”

江潯在短暫的錯愕過后,緩緩垂下眉眼,再抬頭時,神間已有追憶之

“歲歲,其實當年,殿下也常穿我的裳。”

沈嘉歲聞言不免驚愕,江潯已聲解釋道:“殿下總是羨慕我,他說我是自由的,是天上的鳥兒,他卻是籠中的雀兒。”

“閑暇時,他總去藺府尋我,而后迫不及待下那太子錦服,披上我的裳,席地而坐,談天說地。”

Advertisement

“太子妃跟著來過幾回,見過殿下那般散漫......卻自在的模樣。”

“歲歲你說得對。”

江潯垂眸看向自己上的裳,眼里似乎閃過某種決心,低聲道:

“我很愿意穿上殿下的裳,替他......再去見見圣上,替他說出那些,為了保護太子妃與燁兒,至死都不敢說出口的話。”

江潯又提起燈籠,走進了黑暗的宮道里。

半路回頭時,他瞧見沈嘉歲始終站在原地,目送著他離開。

他頓心頭盈足,帶著與來時截然不同的心境,朝養心殿走去。

——

而此時,養心殿。

盛帝聽聞榮親王毫無預兆提起獻懷太子,一直轉悠的眼珠子驀地一定,忽然就沒了聲音。

榮親王見狀在心底冷笑一聲,繼續說道:

“太子殿下自聰慧過人,又心懷天下黎民,對經史子集、治國韜略無一不通,無一不。”

“為人更是謙遜溫和,禮賢下士,朝堂上下,誰人不贊,誰人不佩?”

“只到底......天妒英才!”

榮親王突然拔高了聲調,那個“天”字咬得那般重,盛帝瞬間瞳孔一

當年稷兒“不治亡”,可是眾所周知的!

三弟要做什麼?休想......休想趁著他不能言語之際,壞了他的名聲!

盛帝心中藏污納垢,心虛不已,便以最大的惡意揣度榮親王。

卻沒想到榮親王話頭一轉,目投向榻前的趙元燁,又溫和了聲音:

“諸位大人,我等皆蒙圣恩眷顧,忝列朝堂,負輔弼之責,理當殫竭慮,以全江山社稷之安穩,護我朝萬民之福祉。”

“眼下,立儲之事攸關國本,刻不容緩。”

“諸公適才亦親眼所見,皇孫殿下雖年,卻聰慧卓然,沉穩有加,應對諸事進退皆合矩度,言辭條理分明,舉手投足間,已有獻懷太子當年風范,亦賢主氣象。”

“本王以為,值此關鍵之期,若我等能同心同德,共舉皇孫殿下為儲君,實乃為我朝百年基業筑牢磐石基之舉。”

“待日后,史秉筆直書之時,諸公今日擁戴賢能、顧全大局之勛勞,必當銘刻汗青之上,為后世頌贊,流芳千古!”

“諸公以為.......如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