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排著隊,領了錢,八十二文,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一個好勞力出去辛苦干一天,也不過十文錢。
問清楚明天什麼時候上山,村民們才散去。
天黑了,趕回去換裳吃晚飯。
對于村民并沒有因為陳順家沒有出一個好勞力就扣錢,該給多給多,歡喜很滿意。
第二天大伯跟著里長帶著村民去捕魚,二妞跟著大伯母去鎮上買棉花和布,現在家里有錢了,首先要做幾床新被褥,還有家人都得做新棉。
小姑家生了兩個寶寶,九天后送竹米,也要開始準備禮。
依舊是先去對岸看了沐雨,回來后和喬杏帶著上山去采藥材。
喬杏就認得狗脊,專挖這個,歡喜則尋找其他的藥材。
挖到了天冬、白布和金果欖,在山谷里找到了白芨。
村民每日上山頂捕魚,忙碌一天,則五十文,多則八十文,都忙得不亦樂乎。
六七天的時間,掙了三四百文錢。
無意中帶起了一些小魚,有點是長不大有些是小魚苗,魚苗重新扔進湖水里,另外的,村民每家分了。
歡喜要了鯽魚,送去王家給沐雨燉湯,這個發。
七天后給紗布,傷口愈合得很好。
歡喜的傷口也愈合了,只是結的痂還沒掉。
總算不用綁個白布條了。
家里不買糖,沐大昌和錢英去山頂參加捕魚。
歡喜就在河里釣魚,送去大姑小姑家和兩個舅母家。
現在比以前好過了,沐家人也沒忘記以前幫助過的兩個妹妹家和兩個舅舅家,做了好吃的,第二天肯定會送過去。
狗脊好找,讓他們也跟著挖藥材,的送過來,按照新鮮的藥材收了給錢。
現在藥材沒賣出去,四家人都沒要錢。
這天,沐晴和文良慶早早的來接歡喜母子和二妞,“你們三人收拾裳,這次去就在大姑家多過幾天。”
喬杏和錢英也同意們三個多去過兩天,歡喜是不同意的,“大伯和大伯娘不僅要去山上捕魚,還得去賣糖,娘每天去挖藥材,忙得團團轉。
我們在家多幫著干點活兒,就不去大姑家住了。
等忙過這一陣,我們去大姑家住個十天半個月。
到時候大姑可別嫌我們吵鬧。”
“你這丫頭,現在厲害的很。”
沐晴抬手作勢要打,高高的舉起輕輕的落下,“你就是一直在大姑家,大姑也歡迎。
知道你們忙,大姑也想你們趁這個機會多掙點錢,不留你們了,放心吧。”
歡喜把放進背簍里,大姑父文良慶趕接過來背上。
另一個小背簍里裝著幾條大魚、小魚干、辣條和糖果。
山頂分的小魚,歡喜全部刺了,曬半干的魚干,然后用植油炸,放佐料和辣椒,香噴噴的辣乎乎,冬天吃最得勁。
歡喜還買了豆筋,做了辣條,平時當零兒。
今天去,肯定下午才回來,熬糖要不時間,天不早,歡喜跟著出發了。
去沐晴家都是山路,順著山路走過兩個 ,翻過一座山終于到了。
沐晴家一樣低矮的土胚茅草房,一家九口人住在一起。
江晚檸第一次見到聞紹是在一間寺廟,隔著半開的窗戶,她見他穿著件洗得發白的明制道袍坐在案前削沉香。江晚檸色從心頭起,當即一擲千金,捐款給寺廟翻新重建,唯一的要求就是在后院要一間房讓她小住。不久后,她住進了聞紹隔壁的屋子,裝作對香道很感興趣的樣…
周平桉像一座山,死寂、毫無春意的荒山。可就是這座死寂的荒山,許抒情愛了一年又一年。戰火硝煙的防空洞裏,許抒情渾身發顫,一雙大手攥住了她冰涼的手。“周平桉,我要你平平安安。”霧靄沉沉的青山烈士墓園,許抒情抬手輕挲那張小小方像,微風掠過,滿山的青鬆簌簌作響。“周平桉,殉情這種事我沒法做,但下個百年我還愛你。”西非馬裏加奧戰火紛飛之際,遠在萬裏之外的許抒情隻能守著軍事報紙上豆腐塊大小的版麵度日。忘記從何時起,她把生日願望都許給了一個叫周平桉的男人。“菩薩菩薩,我要周平桉,平平安安。”三十歲後,她許不了這個願望了。她也不再過生日了,隻是每年的二月十八日,北京城的青山烈士墓園都會招待一位身份不明的女人,她總是帶來一束白色洋桔梗,會在一方墓碑前呆很久。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份,隻曉得有警衛員不遠不近的守著她。本書又名《越山愛你百年》《她的苦月亮》,了無春意的荒山是他,那輪遙掛天邊的苦月亮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