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盛賦 第一百五十八章 偷偷的講道理

《盛賦》第一百五十八章 偷偷的講道理

皇宮,飛龍臺。

    陛下在前,秋清在後,今日登高遠,自然是有心事,在殿亦或是書房,總覺得空間抑,讓人難以釋懷。

    人皇問道:“不問當下局勢,就問你對恒昌書院怎麽看,你和他都是八顧之首,問你最為合適。”

    秋清無私,世人皆知。

    所以人皇有此一問。

    秋清也沒有刻意裝模作樣的整理思緒,平直說道:“我自然是支持的,富人越富,窮者愈窮,這並非長生久視之道。”

    “而今四海升平,需要逐步減小力。”

    人皇無奈一笑道:“可若是沒有外部力的刺激,朕如何逐漸減力。”

    “北方場局勢倒是穩定了,赫連家族多年屹立不倒,元氣尚在,而今冒出了伏城這麽一個後生,都關起門來穩定耕耘,與朕井水不犯河水。”

    “柏小衛的六疏十九策的確不凡,既可以平爭端,亦能給雙方錦上添花。”

    “可那六疏十九策也僅是能將北方局勢穩定的長久一些,一旦恒昌書院愈發壯大,自然會起衝突。”

    “這一次不是南北之爭,而是南北聯手針對八顧之首,針對朕。”

    “朕深知寒門命苦,這些年來盡量依著你向寒門傾斜資源,可當下這一步棋走的讓我猝不及防。”

Advertisement

    “顧雍是一介厲害匹夫,他的徒弟倒是有些書香味,也有柄殺人刀。”

    “可這把刀是一柄雙刃劍,即可建功立業,也可傷人傷己。”

    世上從無兩全法,比如婆媳之間的矛盾,比如寒門與世家之間的立場衝突。

    秋清既然支持,人皇就無法反駁,他本也不想反駁,將希留在了秋清上。

    宇文君是一個大才,此事所有人心裏都有數。

    可他的對手,也都不是小才。

    秋清沉思道:“雙方勢同水火,那就要看誰先犯錯誤。”

    人皇玩味問道:“你覺得宇文君會犯錯誤嗎?”

    秋清陷了沉默,他不知如何回答,起碼眼下宇文君真的沒有犯錯誤,賜給清風郡《烈槍法》一事也多挽回了些在南方的風評口碑。

    可殺王家大公子王舉以及三百門客,又讓他在南方的風評口碑恢複了原樣,無功無過,不算錯誤。

    國師來了,腳步輕快的來了。

    人皇盡可能平心靜氣道:“發生了何事?”

    李洪山神肅穆道:“倉梧州王家老爺子率領王家子弟來了,預計三日過後,就得宮覲見。”

    “並無其餘員陪同,但倉梧州刺史大人送來了一份奏折。”

Advertisement

    國師將奏折遞給了人皇,人皇陛下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八顧之首風采蓋世,才驚豔世間,無人可敵,然仍有年意氣,目無三綱五常,濫殺無辜。”

    “懇請陛下恤亡者之家,公平決斷。”

    人皇順手就將這奏折扔下飛龍臺了,氣笑道:“不都說老人家錢怕死沒瞌睡嗎?怎麽南方的老人家一個比一個倔,比驢都倔。”

    “前有趙齡豁出老臉不要,從朕這裏要去了“南嶺”二字,而今王家的王長生又拖家帶口的找朕要說法來了。”

    “真以為朕是一個樂善好施的老好人啊。”

    宇文君刀殺王舉,不算是濫殺無辜,可殺王家門客,這便有些說不過去了,單從質而言,的確是濫殺無辜。

    再者,王舉本也罪不至死。

    人皇也忽然覺得自己扔出去的人王令砸到了自己的腳,可也收不回來了,誰讓秋清,維清,柏小衛這三位德高重的人都傾向於那位小夥計呢。

    國師小心詢問道:“倉梧州刺史那裏如何回複?”

    這封奏折不可泥牛海不知所蹤,否則人皇陛下會寒了倉梧州的心,繼而寒了南方的心,人皇暫時還真不好得罪南方大地的兒郎們。

    略作沉思道:“隨意找個借口搪塞過去。”

Advertisement

    李洪山想了想說道:“就回“已閱”二字?”

    人皇點頭道:“也行。”

    李洪山探出手,掉下飛龍臺的奏折瞬間拿在了國師大人手中,微鞠一躬,就此離去。

    人皇虛心向秋清回複道:“如何打發那個老家夥?王舉是有些才能,無非就是有些小人之心罷了。”

    “卿,給朕出個主意啊,你不是支持宇文君嗎?”

    凡事都要講道理,道理上過不去,任何事都是師出無名,必會引發災難。

    秋清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容。

    無奈言道:“下策,我好久沒和人皮子了,不介意和老家夥胡攪蠻纏一次。”

    人皇哈哈笑道:“那到時候就卿了。”

    丞相大人相當無奈,無論如何胡攪蠻纏,也始終越不過死者為大四字。

    平王府。

    滿桌珍饈味,武宓吃的津津有味。

    不說平王,便是柏小衛都有些驚訝於武宓的修為基,往後興許可為如扶搖帝那般人,便是不能為扶搖帝那樣的人,估著也相差不遠了。

    平王隻管熱招呼三位客人,多餘的一句話都不說,過於燒腦的事平王一向不願心,除非到了不可不為的地步。

    反正他這裏就像是一個上檔次的飯館,有顯赫客人來吃飯,他熱招待就是了。

    柏小衛忽然問道:“來年開春後,恒昌宗竣工,也會有十餘座恒昌書院落,開宗檄文想好怎麽寫了嗎?”

    “是自己寫,還是讓別人幫你寫?”

    既然要開宗立派了,就必須得有開宗檄文,八顧之首開宗立派還未收徒弟就已經傳遍天下,故此開宗檄文必須要上得了臺麵才行。

    宇文君言道:“此事牽連甚廣,還是我自己寫為好,不過恒昌宗這三個大字,我打算請康長治這位文壇大家一手。”

    康長治絕不會想到宇文君之前是讓他幫忙這件事,想必筆的時候心也會格外掙紮,也必會承一段時間的口誅筆伐。

    柏小衛輕聲問道:“那人學問確實不錯,但從不做出格的事,他竟然願意幫你?”

    宇文君怪笑道:“我說過讓他幫個忙,但沒說,就是寫幾個字而已,不費力氣的。”

    平王心裏開始同康長治了。

    柏小衛道:“那就讓他寫,這樣別人就算是看出來,也無真憑實據。”

    宇文君想想也是,點頭道:“倒是個好辦法。”

    平王笑而不語,隻管夾菜,隻管熱招呼,他什麽也不知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