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113章 籌備書坊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第113章 籌備書坊

第二天陳三寶起來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了,期間苗蘭花了他兩次,可是他迷迷糊糊坐起來又迷迷糊糊躺下了,這一耽誤又是一上午沒去學堂。

昨晚那幾個小同窗是在鎮里的客棧住下的,陳三寶起來后趁著神還有時間,把另外三個人了過來,又分別說了天龍八部、雕英雄傳和白發魔傳。這三個故事他都只記住了大概,的細節就沒有西游記那麼清楚了。所以說的也很短,整個框架給他們,其余的就看他們能不能補充富上來。

不過經典畢竟是經典,哪怕是個故事梗概,三人聽得都津津有味,掌準備回去就開始寫。陳三寶給他們每人先預支了五百文錢,約定好半個月后稿,待書坊建起來后有了收益再算總賬。

既然要建書坊,還需要選擇鋪面和刊印的問題。鋪面倒還好說,只要有個小地方就行,不像賣吃食的,需要考慮很多方面,但是刊印的問題卻深深的困擾著他。

陳三寶現在大小也算是個讀書人了,對于這個時代的印刷水平還是知曉的。這里已經有了雕版印刷,只是印刷制品范圍很,只有方科考的書和一些佛教的經文能使用這個技大量印發。此外技往往都掌握在大書坊和方書坊手里,像小書坊往往都雇傭窮書生手抄。

但他的書坊要想走的長遠,大賣特賣的話只靠手抄確實有點難度。活字印刷原理他倒是知道,可是那個投也非常大,刻字排版都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也不是短期能見效得。他現在手里雖然有那麼點錢,但是完全不夠支撐起一個活字印刷的書坊。所以短期,他還是需要雇人手抄。

不過等他慢慢研究,在資金鏈條允許的況下,他還是會考慮辦個屬于自己的印刷作坊的。畢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你看買吃食政府稅收重,但是開印刷書作坊河書坊那就不是了。而且到時候他可以把作坊掛在宗禹的名下,也許還能免稅呢。

Advertisement

不過最好還是自己考個秀才來的實在,那樣會省去很多麻煩。雖然說讀書人經商會讓人詬病,但開書坊卻不會讓人嘲笑,畢竟這可是推社會教化的正經事。

打發走最后三個同學,陳三寶下午才去的學堂。穆夫子看到他直接不客氣的藤條招呼上。前幾天可以理解家里有事,今天聽瑾粼說他竟然只是睡過了頭沒起來。

“簡直豈有此理,要上就好好上,要不就別上。自從考上了生后,你看看你怎麼表現的?整個人都變得懶洋洋的。這怎麼能行,逆水行走不進則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讀書的大忌。”

陳三寶本來要好好地解釋一番,奈何穆夫子本沒給他這個機會,結果被結結實實的揍了一頓,可憐的三寶同學長到二十歲了又會了一把當孩子的覺,而且周圍都是比他小的小同窗們。

舉著被打的通紅的左手,陳三寶不得不強忍疼痛繼續背書寫字,穆夫子就在上面虎視眈眈的看著呢,容不得他放肆。

話說他也想做個無憂無慮的象牙塔里的單純小寶寶啊,可是他上有老下有小的,真的難免被家庭所累,總是在不停的折騰,又存不下啥錢。

說實話最近幾天為了搞定李彬和屯糧,他快把自己之前辛辛苦苦存的小錢錢給掏空了。現在小金庫滿打滿算還不到二百兩,說出來可能別人都不信,他這大家大業的竟然這麼窮。

這一百多兩到時候還要在縣里租個小鋪子,還要雇傭寫手抄書,還要去方書坊去進購點科考的書,這前前后后都要錢啊。想起他最寶貴的財產,口,又不覺得放下了。這是當初他花了整整三千兩在京城買的那個房子的房契和鑰匙,被他慎之又慎的用牛皮紙包了起來,放在里兜里。

Advertisement

剛才他都想把房子賣了算了,但一想還是放棄了,那是他在這個時空最后的退路了。

學習!努力學習!爭取為人上人!考個秀才!下次什麼李彬還是李多彬的還能這麼明目張膽的過來欺負他?他還需要給那個什麼劉師爺送干?慣得他們!等爺爺考上功名的,要你們幾個好看!

接下來陳三寶把煩心事拋諸腦后,又開始搖頭晃腦起來。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穆夫子不可否認是一個好夫子,管理嚴厲教學嚴謹,但這段時間的系統學習讓他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發現了穆夫子教學的問題,這可能不僅僅是穆夫子的問題,而是整個古代的夫子都存在的弊病。

;那就是他們堅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好多夫子都先領著孩子們讀,讀幾遍后自己再稍加點播,然后就要求孩子把經義背下來,多讀多背,這樣孩子們就知道什麼意思了。

他覺得這種方法完全是本末倒置,啥意思都不知道怎麼背?因此雖然他表面按照夫子的方式來,實際上腦海里他先把所有的東西都用通俗化的語言給翻譯過來,然后按照理解的意思再往下捋。實際上他都想引進現代高中老師用的思維導圖了,怕夫子再揍他,愣是憋住了沒說。

下學的時候看到了虎子,陳三寶給虎子捎話讓他二哥明天來一趟。虎子上次把他不好好學習的事告訴了陳大富,現在看到他還直躲。看到他這躲躲閃閃的樣子,陳三寶真想揍他一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Advertisement

陳家村由他帶來上學的除了虎子還有就是族長陳明啟的孫子陳春茗了,加上他家狗蛋和金柱。在整個書院里不算數,金柱早就擺了被孤立的境況,開始和其他同學們打了一片。

現在他也來了,每天和狗蛋一起上學下學,這個小呆瓜格也慢慢的開朗起來了。據穆夫子說現在他提問問題也能張回答了,只不過聲音還很小。中間休息的時候也能看到他和其他同窗有些互了,甚至還聽狗蛋在其他同學面前炫耀他爹考上了生。

晚上只要陳三寶學習,就會拉上那兩個孩子,三個人圍著桌子一起學習。陳三寶用自己的理解配合思維導圖細細的和兩個孩子解釋著經義的容,在給他們講的時候自己也慢慢加深了理解。兩個孩子果然更喜歡他的方法,學習勁頭都大了。看著慢慢出息起來的兒子,陳三寶不覺老懷安,努力果然沒有白費的。

第二天陳二寶就和陳大河小趙氏英子們一起過來了,陳二寶昨天聽虎子傳話還以為是啥事呢,一進門就張問出了啥事。

“二哥,怪我沒說明白話,我有這麼個事想拜托你,我最近打算在縣城開個書坊。但是現在沒空去看鋪子,我想讓你幫忙跑跑,給我租個鋪子。”陳二寶畢竟實在縣城帶了一段時間,甚至做了一段時間掌柜的人,舍他取誰?

“開書坊?怎麼突然打算要開書坊了?”陳二寶一臉霧水,三弟啥時候有這打算了?

“就是最近的想法,我已經有了一點頭緒了。二哥,你只要幫我看看租個小鋪子就行,沒有其他的要求,小點沒關系。最好接近書院或者縣學,實在沒有也行。這是三十兩銀子。”陳三寶又把一些的要求和陳二寶細細說了一遍。

陳二寶一直以來都非常信服三弟,既然老三說有點頭緒了那他就執行就行。租完鋪子他正好去食城看看,最近他和燕子跟著李小夫子學習識字已經小有所,他打算看看陳昌盛的賬本子,看自己能不能看懂,要是可以他希快點回到食城繼續當掌柜的。

實在是在陳家村每天不是在作坊制作條就是下地干活,真的太辛苦了,還是當掌柜的來的舒服,每天不用干啥活就悠閑悠閑的指揮就行。

陳二寶果然是在縣城待過一段時間的掌柜的人,到了縣城找了個中介,走了幾家,又回去咨詢了一下陳昌盛的意見,最后花了三天的時間租了一個接近縣學的小鋪子。

說是小鋪子是真的不大,前面后面加在一起還不到五十平。除了地理位置好點,陳二寶實在沒看出來一點優勢,和他們家食城簡直差太遠了。不過哪怕是這麼小個小鋪子還花了他八兩的租金,之后陳二寶又按照他三弟的要求在制作匾額的地方訂制了一方匾額:中和書齋。

按照陳三寶的酸話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育焉。這段話取自《中庸》,意思是說“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便生長繁衍了。他希他的小書齋能夠改變一些東西,能通過通俗的小說讀讓普通人們心中的眼界不再狹隘,想法不要偏激。

接到陳二寶那邊搞定了店鋪消息的同時,陳三寶也收到了來自宗禹的第一手稿件。宗禹這效率果然非同凡響,估計回家之后就在加班加點的醞釀寫作了。因為陳三寶的確沒有讀過西游記的原著,只是看過畫片和電視劇,所以也無從比較宗禹和吳承恩的差異。不過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已經非常非常彩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