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

《問鼎十國》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

(4, 0);

  「報,前方發現敵軍的蹤跡!」

  趙匡義心底大恨,道:「應當就是襲擊營地的那伙賊兵……」

  他恨極了對方詭詐,居然打著趙弘殷的旌旗。

  若非如此,自己提前擺下軍陣,焉有今日之敗?

  趙匡胤見自己兄弟如此狼狽,切齒道:「看為兄為你報仇!」

  這時,後又傳來了南唐軍追擊而來的消息。  s🎺to.c💻om為您提供最新最快的小說

  趙匡胤不為所,扶著趙匡義道:「你上我的馬!」他說著將自己的親衛隊調撥大半護衛趙匡義,然後從兵士手裡接過一匹尋常戰馬,一躍而上,高聲笑道:「將士們,你們隨我出兵以來,敗在我們手上的賊兵沒有十萬,也有七八萬了吧。許是我們打得太狠,賊子們懼怕我等,居然調集了淮南大半州府的兵力來堵截我們。」

  「這可是我們的榮幸!若不是我們將他們殺狠了,殺怕了,焉能此待遇!」

  「想困住我們,今日便讓他們知道,就憑他們,還不夠格!」(5,0);

  「跟著我向那個方向衝鋒……」

  他手中長所指之,正是郭廷謂的追兵。

  趙匡胤反應何等之快,儘管趙匡義不清楚是哪一支軍隊占據了滁州,擊破了他們在六合的大營。但滁州往西是羅度所在的廬州,江南的兵又與自己鏖戰,聯想著楚州的兵意圖包夾自己,占領滁州的兵從何而來就顯而易見了。

Advertisement

  濠州與壽州相鄰,就算南唐濠州方面的將領擊潰了自己的父親,分兵拿了滁州,也必然會留下兵馬守濠州。

  滁州方向的敵兵必然有限,最佳的突圍地點。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向西突圍離廬州最近。

  趙匡胤現在手中無糧,麾下兵馬生存都是問題。到了這個時候,他也顧不得面子了。

  問羅度借一點糧食,總好過自己的兵活活死,或者一路搶殺百姓要強。

  趙匡胤見左右騎兵已經上馬,步卒也做好捨命一戰的準備,當先對著郭廷謂衝殺而去。(5,0);

  郭廷謂擊潰趙匡義沒費多力,但是趙匡義的那一把火著實讓他灰頭土臉。

  現在是盛夏,天乾燥,火勢一起,他們手上又沒有滅火工,只能眼地看著糧草輜重化為灰燼。

  郭廷謂氣憤不過,想著怎麼樣也得教訓教訓趙匡義這個敗家玩意,一路尾隨追擊。

  看著遠的漫天塵土,郭廷謂心底一驚,「莫不是讓趙匡胤突圍出來了?」

  他自然不知前線第一手戰況,只能靠猜,擺手停止了追擊,趴在地上耳朵著地面,神突然一變,喝道:「長槍蹲伏,列陣拒敵!」

  面對騎兵,在沒有拒馬等阻礙況下,長槍陣是最常見也是有的能夠與騎兵對抗的手段。

Advertisement

  郭廷謂居於陣中,神凝重地看著前方。

  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敵軍已出現在面前。

  瞧著對方的騎兵逐漸加速,大有沖陣的架勢,郭廷謂手心了一把冷汗。

  越來越近,已經到了一箭之地。(5,0);

  就這百步間距,提上速度的騎兵只要幾個呼吸就能到達近

  然而就在這時,趙匡胤騎軍卻如風一般從左右翼分開直接繞過了如林槍陣。

  位於騎兵後邊的步兵陣悍不畏死地迎向了槍陣。

  便在大周步兵陣纏著槍陣之際,趙匡胤、楊義已經迂迴到了郭廷謂的後,一計又狠又準的千年殺。

  郭廷謂幾乎沒有什麼反應的機會,三千兵馬直接給撕裂兩節。

  趙匡胤還待衝殺,後的南唐追兵已經到了近

  **********

  南唐軍帳。

  李景達居於上首,邊鎬、許文稹、林仁肇、陳德誠、郭廷謂等南唐大將居於左右。

  李景達神采飛揚,儘管沒有如戰設想一般將趙匡胤全殲,但是能夠將之擊退擊敗,已經十分滿足了。

  儘管他們付出的傷亡代價遠高於趙匡胤部,還讓他突圍跑了。但是對於要求不高的李景達來說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5,0);

  那可是趙匡胤!

  一個生生在他們頭上刷出了萬人敵稱號的存在。

Advertisement

  能將如此牛的對手擊敗,對於飽趙匡胤、羅度肆的南唐兵將來說,當真是極為提士氣的事

  故而軍帳中的氣氛尤其熱烈。

  李景達了陳覺的掣肘,立刻就迎來如此大勝,也是意氣風發,拍著案幾道:「解決了趙匡胤,接下來就是羅度了吧!」

  「先驅趙匡胤,再破羅度,最後與北賊對決壽州!」

  劇本李景達已經寫好了。

  不過過程得讓手下的人來編。

  用淮西東路的力量圍殺趙匡胤也是邊鎬、許文稹、林仁肇、陳德誠四人在江南一遍遍討論之後,一起商量出來的戰

  李景達激地拍案而起。

  手有點疼。

  原本帳熱烈的氣氛瞬間有點冷清。

  邊鎬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5,0);

  許文稹看著自己的腳尖,仿佛在看

  林仁肇想著自己的口臭,是真是假,很多人都跟他反映過這點,可是他就是聞不到。

  陳德誠抬著頭,看著軍帳頂部,找到了一個小

  險些給趙匡胤殺得全軍潰敗的郭廷謂便如弟弟一樣,不敢說一句話。

  場面有些尷尬。

  此番能夠擊退趙匡胤便是在於趙匡胤頭重腳輕,他衝鋒陷陣所向無敵,兵鋒所指千軍辟易,從而忽視了後方防守。

  而羅度下廬州、謀和州、定舒州,控巢湖水域,安三州民心,完全掌控了淮南中路,將江淮割裂東西兩半。

  如果江淮是個人,那趙匡胤是背後的那芒刺,而羅度就是一把進了江淮口的利劍。

  拔除芒刺很難,但能夠做到。

  可要強行拔出進了膛的利劍,不只是帶出柱,還會致命。

  「要不,我們直接支援壽州?」(5,0);

  「壽州被圍已有六月余,城中儲備糧食只能維持半年。我們若跟羅度死磕廬、和、舒三州,壽州就算不給北賊攻破,也支撐不下去了。」

  實在無人說話,剛剛吃了敗仗的郭廷謂,想著表現一下自己,弱弱地說著。

  林仁肇見有人開口,不再思考自己口臭的問題了,高聲道:「壽州危在旦夕,當以支援壽州為先。」

  於是,全票贊同。

  眾人生出一個念頭:趙匡胤已經夠難對付了,這個羅度看著就不好惹,還是別去招惹了吧。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小手分到臉書Facebook,作者激不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