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十二章 定計

《問鼎十國》第十二章 定計

(4, 0);

  「有!」  𝕊тO.ℂ𝓸м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羅度、趙匡胤幾乎是同一時間說的,不帶半點猶豫。

  兩人都知曉兵事,壽州這種況,敵方守城水平超凡,又占據堅城,一個勁的死守,上誰都不好使。

  分兵去阻擊劉彥貞、皇甫暉的援兵,明顯就是老大給自己的心腹小弟開小灶,讓他們繞開難啃的壽州,去別賺取功績。

  誰拒絕,誰棒槌。

  郭榮起看著地圖說道:「兵力,不能給你們太多。一人五千,直接讓你們統領大軍,並不妥當。你們兵力於劣勢,真頂不住無需勉強,朕會派兵支援,以取勝為第一要務。只要能都抵擋住他們,就是大功。但若你們能取勝,那就最好沒有了。」

  趙匡胤激昂的道:「五千足以。」他激的氣上涌,說道:「聽說皇甫暉為人勇猛,末將早想去會會他,不如將他給末將吧!」

  羅度見趙匡胤如莽漢一般求戰,淡然一笑。(5,0);

  劉彥貞率領的是水軍,而且至今無蹤跡。皇甫暉固然手中兵馬比劉彥貞多上一些,可都是步卒,而且在他們的斥候的眼皮子底下。

  誰難誰易,自然一眼可見了。

  趙匡胤見羅度沒有與他爭奪,心底大安,皇甫暉是什麼玩意?兇猛彪悍?

Advertisement

  比勇猛,他趙匡胤這輩子沒輸過。

  那個劉彥貞可是號稱南唐韓信的存在。

  趙匡胤現在最缺的就是功績,什麼公正道義都是狗屁。

  郭榮這時看向了羅度。

  羅度雲淡風輕的道:「那就讓臣下去會會那個治軍如韓信,治民比龔遂的劉彥貞吧。」

  郭榮拍了拍手道:「那朕就拭目以待了,朕要看看究竟是我大周的諸葛厲害,還是南唐的韓信高明……同樣……」他看著趙匡胤道:「朕也想知道是皇甫暉這頭江南的老虎兇悍,還是你這頭猛虎更威武。」

  趙匡胤儘管覺得此刻給小小了一頭不舒服,可想著自己不於水戰,手上也沒有舟船,跟劉彥貞打能不能占便宜不說,就算打勝了,對方開船一溜,自己豈不是乾瞪眼?(5,0);

  想到這也不計較了,在跟皇甫暉的對決中找回來便是。

  郭榮對於自己重提拔的兩人還是極有信心的,頷首道:「你們下去準備,朕明日會下達命令。」

  趙匡胤高聲道:「末將告退。」

  羅度卻並沒有離去。

  趙匡胤瞧了瞧,先一步離去了。

  郭榮看著並為回應的羅度,說道:「先生還有事?」

  羅度將自己袖中的地圖取了出來,上前幾步平攤在了案幾上,說道:「陛下,臣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江淮水道,找了一些當地的百姓,也做了一些實地調查。」

Advertisement

  「我們一直以為江淮水道不能行大船而忽視其重要。臣經過調查,江淮水域,諸多支流確實不能行大船,可是能走舟艦。小型舟艦在悉水道的況下,能夠出現在淮南的每一地方。」

  「可運兵可藏兵亦可運糧,我們若無水軍制衡,縱然有三十萬大軍,也無法限制住他們的行。」

(5,0);

  郭榮看著淮南麻麻的水網,眼睛都有點花,說道:「這種況朕之前亦想過,可是我朝並未有擅舟船之將,兵士也有擅水之人。這水軍不同於步騎,索就會了。大船如何用,小船如何用,作不當就是船毀人亡。還有舟船如何建造,細細分化下來,需要耗費巨大力時間。」

  「故而一直未有實行,是打算拿下了江淮,擒得一些南唐於水戰的將領,再從江淮百姓中選擇擅水士卒,訓練水軍。」

  他頓了一頓,向羅度,大悟欣喜道:「快說,先生可有法子解決這問題?」

  羅度手指著正橋,說道:「好辦法沒有,笨法子倒是有一個,陛下明日可召回鎮守正橋的兵士,讓臣下領著兵士守橋。」

  郭榮看著地圖沉片刻,道:「你是覺得劉彥貞會攻打正橋?」

  「不錯!」羅度道:「這正橋目前是淮南連結中原的唯一橋樑,若此橋失陷,我朝南征大軍將困於淮南。劉彥貞最先攻打的地方,必然是正橋。臣打算示敵以弱,在此詐敗,將之水軍上岸,於陸地上將他們擊潰,從而將他們的舟艦全數繳獲。運氣好擒獲幾個擅於水戰的將領,讓他傳授我軍水戰之法。」(5,0);

Advertisement

  「臣估計此次南征,至要一年半載才能分出勝負。可趁機訓練水軍,將識得水的兵士直接轉為水兵。即便我中原北地多是旱鴨子,可從十萬人里選,終歸能挑出數千識得水的兵卒。他們不缺戰鬥力,只是不習慣在舟船上作戰。針對的訓練,快則一月,慢也不過兩三月,即能投戰場。」

  「我們不需要訓練出能夠制唐軍水軍的部隊,只要能夠牽制他們,讓他們發揮不出水軍的優勢即可。」

  郭榮眼中閃過一,說道:「先生所言在理,只是……」他微微皺起了眉頭,說道:「這詐敗之策,真的可行?」

  他沒有言明,而是真的覺得這戰有點低級。

  就算如羅度、王樸預料的那樣,這個治軍如韓信的南唐第一名將水平有限,但哪怕只有兵仙十分之一的能力,也不可小覷啊!

  羅度也知道郭榮心底所想,高深莫測的說道:「能克敵制勝的戰,就是好的戰。對付這位南唐的韓信,就得用這種戰。過於高明,臣怕他理解不了,反而不會中計。」(5,0);

  他想了想,手指著地圖上下蔡的方位說道:「陛下如果覺得將正橋贈給對方過於危險,可在下蔡這裡在修建一座連結中原的橋,與我軍軍營相互連結。」

  郭榮看著下蔡的方向,沉片刻道:「先生懂我!朕有心將營寨遷移至壽州西面,這裡地勢更廣,更適合攻城,還能夠兼顧州方向的來敵。在下蔡這裡建設新橋,鞏固糧道安全不說,同時就算況有變,也能及時撤退。」

  「進退有度!」

  「好!」郭榮見羅竹在,也不再猶豫,說道:「明日朕便將正橋的守軍撤回來,換做你頂上去。朕等著先生凱旋的消息……」

  羅度作揖的退了下去。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小手分到臉書Facebook,作者激不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