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穆帝自然不會窮追猛打。否則若當真以謀逆之罪誅九族,殺了章家上下,徹底將章氏推深淵,章孝恭沒了指破罐子破摔,他與盛煜的諸多籌謀豈非白費?
只要章孝恭肯撒手兵權,這一仗就算勝了。
永穆帝懸著的心稍稍落回腹中,次日清晨朝會時,問過主理此案的時相與刑部尚書,當著眾臣之面,鄭重吐了一番肺腑之詞
說昔日先帝起兵,章家投誠之義舉,令他深為。四十年來,章家襄助先帝立下赫赫戰功,鎮守邊塞護得一方安寧,在收復失地時,亦立功不。章績如此行徑,著實令他痛心疾首。他自登基來,律法嚴明,從無偏私,但老鎮國公爺為國捐軀,章績父子於國有功,他實在不忍殺之。
念在章氏戰功累累,此次他可法外開恩,留章績父子命羈押在獄,只按律死其餘涉事之人。往後若章家不念皇恩,再有異,數罪併罰,絕不寬恕。
群臣聽聞,皆贊皇恩浩。
消息傳至庭州,章孝恭有了皇帝在朝會的鄭重承諾,對著大漠黃沙長嘆許久,回京。
他那大都督的位子也暫由梁王遙領。
其餘兵將調、收復軍心的事,永穆帝打算在章孝恭老實獄後再慢慢地啃。
這些消息由盧珣傳到北朱閣,魏鸞愣了許久。
為章家的外孫,很清楚兵權對章家的分量。有著前世的經歷,更清楚,章孝恭此次孤回京意味著什麼章家或許還存著幻想,垂死掙扎,但盛煜與永穆帝既已啃了這的骨頭,等庭州那一帶的邊境穩定下來,定會發起更兇猛的供給,令章家大廈崩塌,摧枯拉朽。
這是章家的喪鐘,也是皇宮的警鈴。
往後京城會比從前更為凶險,但願盛煜能安然走過風波。
魏鸞去西府問安時,瞧著祖母屋裡的小佛堂,忍不住拈香而拜,默默祝禱。
興許是心有靈犀,求神拜佛後剛回到北朱閣,便見春嬤嬤匆匆趕來,手裡著封信,笑瞇瞇遞到手裡,道:“南朱閣剛送來的,主君寄的家書,請夫人親啟。主君還讓人捎話,說一切無恙,請夫人安心,護好自。 ”
那信封平平無奇,蠟封得嚴實。
婚至今,這是盛煜頭回在外出辦差時寄送家書,魏鸞心頭微跳,匆忙接過。
還沒拆開蠟封呢,染冬又匆匆進來。
比起春嬤嬤的滿面笑意,臉上卻籠了憂,擱下糕點食盒,輕聲道:“長寧公主來了,管事已請到廳中稍坐,奴婢回來時瞧見了,神不大好。夫人快去瞧瞧吧。”
魏鸞聽聞,遲疑了下,暫將家書擱著,迎往外廳。
天麟國沐王戰功赫赫,連皇上都要忌憚三分。傳言,沐王仙人之姿,風華絕代,迷倒皇城一片未出閣的少女,卻對女人不感興趣。傳言,沐王有戀獸癖,喜得一隻白糰子小獸,寶貝的要命,每日捧著暖被窩。小獸不見,王府雞飛狗跳,人人自危。某獸:我不要,不要和你生一窩小獸……
大慶末年,災難頻生!東邊兵禍,西邊旱情!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唐果兒一朝穿越,就趕上了逃荒大軍,黃沙遍野,寸草不生!左手是麵黃肌瘦的弟弟,右邊是現撿的胡子拉碴的大個兒拖油瓶!又看看自己弱不禁風的小身板! 隻想仰天長嘯一聲! 好在自己空間在手,吃喝不愁,看她怎麼帶著幼弟在這荒年裏掙出一番天地來! 呆萌女主:噯?!那個大個兒呢?! 腹黑將軍:你在問我嗎?
容鶯喜歡當朝帝師這件事,本是沒多少人知曉的,連她也只敢對自己的貓唸叨。只因她是個極不起眼,又不被在意的人物。 也只有她記得與聞人湙在瓏山寺的朝夕相伴,記得患難中的不離不棄與真心相付。 —— 叛軍攻入皇城的那一日春光正好,青牆映着雪似的杏花。叛軍統帥奉帝師之命捉拿皇室子弟,以做到斬草除根。 容鶯面對着追來的叛軍,鼓起勇氣問道:“是帝師要我死嗎?” “這是自然。” 直到那一刻,她才恍然夢醒,原來在聞人湙眼裏,她也算不上什麼要緊的人。 所謂真心交付,不如說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 —— 潔白的杏花飄落在血染的衣衫,映入聞人湙寒涼深邃的眼眸。他想不通,這樣怯懦膽小的一個人,怎麼會有勇氣自刎。 遂問向侍從:“公主沒有哭鬧嗎?” 侍從答道:“未曾。” 他愣了一下,忽然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