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盛賢商 第123章 邊疆北擴之計

《大盛賢商》第123章 邊疆北擴之計

楊軒一把拉住淳王殿下,輕聲說道:“與北方狼族互市,幽州那邊的突破口,或許就要著落在這位燕親王世子上了。”

淳王殿下頓時面,但是馬上說道:“聲,此等大事,回去再說。”

就在這時,呂婧領著一幫大家閨秀過來了。

“皇兄,楊先生,聽迎客說你們來了,我可是找了你們一圈了。”

多日不見,楊軒仿佛覺得呂婧更加漂亮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楊軒現在看呂婧,仿佛一顰一笑都帶著些人味。

以前楊軒從未有過這種覺,只覺得呂婧是個可的鄰家小妹而已。

這或許就是心理作用吧。

楊軒收攝了一下心神,人家還是個十五歲的孩子啊。

呂婧看楊軒的眼神也有些躲閃,但還是領著兩人在俱樂部轉了一圈。

不得不說,呂婧對于楊軒的話,理解的是比較徹的了。

這個俱樂部楊軒就是給了個大概的經營方針,詳細的工作全都是呂婧和呂敬祺兩人做的,現在看起來,甚至有些超出楊軒的預計了。

呂敬祺主要負責的是馬車這一塊,整個俱樂部的建設,基本上都還是呂婧把關的。

楊軒一直點頭贊嘆,可把呂婧高興壞了,原本還繃著的小臉,已經笑得像朵花一樣了。

不過淳王殿下在,還是比較收斂的。

Advertisement

倒是淳王殿下一直懵圈,始終不敢相信,如此豪華又與傳統有別的俱樂部,竟然是呂婧弄出來的。

“你小子這段時間是如何調教的,婧兒怎麼就像是變了個人一樣?”離開俱樂部之后,淳王殿下實在是忍不住,便開口問道。

“呸呸呸,你會不會說話,什麼調教啊。”

對于楊軒來說,這個詞可是會令人產生奇怪的聯想,他解釋道:“這個做禮法的束縛,禮法太過于嚴苛,會讓孩子不敢發散自己的思維,只能遵循舊法,而令妹以往便是被禮法給束縛了,而我則是讓自由發揮,所有就有了如此就。”

“禮法的束縛?”

淳王殿下陷了沉思,字面意思好理解,但是究竟是不是這麼一回事,他也不敢確定,只是約覺得,自己小時候也曾因為禮法,而錯過了一些事

因為母妃早薨,淳王殿下可以說是宮帶大的,宮也好太監也好,整日里都唯恐他犯下什麼錯誤,連累到他們,所以對于他的管教十分嚴厲,至于太傅先生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至今他還記得,自己有一次爬到樹上去捉知了,樹下那幾個宮太監跪在地上磕頭磕得鮮淋漓的場面,以至于他打那以后再也沒有爬過樹了。

而那個一直喚的知了,他自然也是沒有捉到。

Advertisement

現在年紀大了,再也沒有了當初想要爬到樹上去捉知了的沖,但是心中始終帶著那麼一憾。

想到這里,他對楊軒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任何事在他眼里,總有別出心裁的看法。

“誒,不對呀,你才十七歲,哪來這麼多的人生悟?”

“這……就天才,天才的想法,豈是庸才所能想象的。”

淳王殿下無語,以楊軒目前的就,以及他的年紀,還真是能當得上天才的稱呼。

一路來到惠親王府,在惠親王的書房里,三人閉門詳談。

“楊先生的意思是,是要拉呂敬恪伙?”

這呂敬恪便是燕親王世子。

“正是此意,等燕親王世子東,嘗到了甜頭,屆時他還會反對盛發百貨向北方草原擴張嗎?”

楊軒分析道:“等盛發百貨發展起來,其中的利潤巨大,便是燕親王,恐怕也難以割舍,誰會眼看著到手的銀子都不要呢?”

惠親王搖了搖頭說道:“此事并非如此簡單,幽州是燕王的基,若搖其基,必定會遭阻撓,別說這銀錢收益,必要時,便是呂敬恪,也不是不能舍棄。”

楊軒撓頭,事關命,甚至是一家老小,呂敬恪這個質子,還真不是沒有可能被犧牲掉。

當初吳應熊不也是因為吳三桂起兵造反,連他帶兒子都被康熙給砍了嘛。

Advertisement

他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這個嘛,我有個不的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惠親王兩人對視一眼,一同點頭:“先生請講。”

“燕親王以幽州為基,而幽州為大盛邊關,那咱們把邊關北擴,依然讓燕親王駐守邊關,就不會影響其基了,這樣的話,就可避免直接沖突,甚至是這開疆拓土之功,也有燕親王一份。”

“……”

惠親王和淳王殿下再次對視,他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震驚。

楊軒這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

如此大膽的構思,他是怎麼想到的?

不說大盛朝開國兩百多年,便是前朝、前前朝,也未曾有過邊疆北擴之舉。

不是打不過,而是即便打贏了,因為無險可守,也只能退回關

其次是燕親王駐守邊關,這個繞不開的坎,楊軒竟然說得如此輕忽,繞不開就將邊關北擴?

“燕親王在幽州經營多年,哪有那麼容易讓他挪地方啊。”

惠親王說道:“除非你把整個幽州都往北移。”

楊軒一拍手說道:“我就是這個意思,兩位覺得如何?”

兩人頓時搖頭苦笑:“楊先生此計有些異想天開了,整個幽州北移,怎麼可能啊。”

“這有什麼不可能的。”楊軒正道:“商人逐利,如同羊群逐水草,民眾亦然,哪里能過好日子,他們就會往哪里去,當幽州百姓都逐利而北遷,你們說燕親王會不會愿意北遷呢?”

兩人眼前一亮,楊軒說的沒錯,要是幽州百姓都北遷了,燕親王還能守著個空的幽州府不

照這麼說,此計可行?

“可是你如何保證百姓北遷,會有更好的生活呢?”

“出山海關東北向,有著廣袤平原,此土地沃,雖然天氣嚴寒,但適合種植高粱大豆等作,百姓北遷直接給地,一畝不夠給十畝,十畝不夠給一百畝,你們說有沒有人去?”

“山海關之外,便是北方狼族的地盤,如何得去。”

“先生如何得知山海關東北向土地沃?”

惠親王和淳王殿下同時提出了各自的疑問。

楊軒擺了擺手道:“我當然是從行商口中得知,至于如何去,當然是以通商的名義去,只要通商達,天下之大,哪里不可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