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孫的無恥的跑了,這事雖然讓伍百戶氣惱無比,但是他也知道現在不是罵人的時候。
孫百戶雖然溜了,但是他帶來的一百多明軍主力以及運糧隊本的近百縣勇和兩百多的民夫還在。
他們在伍百戶麾下的一些總旗、小旗等低級軍的帶領下已經開始列陣迎戰了。
看著自己麾下陸續列陣的人馬,在看看遠方徐徐靠近的偽唐賊軍,伍百戶心中生出一陣豪邁之。
他倒是要看看,這些偽唐賊軍到底有什麼了不得的,竟然連續好幾次讓他們這些兵吃苦頭。
同時他想要通過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絕對不是孫百戶那樣的骨頭,而且這一場打贏了,自己說不定就能夠直接升為千戶呢。
明朝武將如果打仗立功了,升起來可是要比文快多,戰爭發之前只是一個小百戶,但是戰爭結束之后,他就有可能搖一變變千戶甚至都指揮使。
“都給老子手腳麻利點,快,別磨磨蹭蹭的,不然等下的時候死的就是你們!”伍百戶還在繼續大聲喊著,試圖讓自己麾下的軍隊的隊列更整齊一些。
可惜的是,他麾下的一百多衛所士兵還要一些,雖然質量也是參差不齊,但好歹是過許訓練的正規軍士兵,這基本的列陣還是能夠做到的。
但是那些縣勇以及民夫們就差的遠了!
民夫就不用說了,他們本來就不是用來打仗的,而是用來當挑夫的,他們甚至連正式的兵都沒有多,只有數人拿著長矛刀劍,而且這些都還是他們自備的,大部分人拿著的是扁擔,木之類的。
即便是跳出來準備打仗的縣勇,他們的質量也是不比黃竹山的土匪好到哪里去,頂多就是比那些民夫們素質要更好一些,興許還有些個人的武藝,但是對于軍陣之類的東西同樣是一竅不通。
所以相對于伍百戶手底下的衛所兵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已經列好了軍陣,縣勇和民夫那邊則是哄哄的,本就列不出伍百戶想要的那種嚴軍陣。
不過對此伍百戶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縣勇和民夫雖然說已經被征召進了軍隊,但畢竟不是士兵,連最基本的訓練都沒有過,也不能指他們能夠有多的表現,如今沒徹底起來就是燒高香了。
就當伍百戶組織人手準備迎戰的時候,戰場的另外一邊,數百人正在踏著堅定的步伐緩步前進!
他們之中右翼的大部分人都是手持長刀盾牌,或者拿著弓箭、手持長矛,這些人雖然也列隊了,但是也沒比伍百戶手底下的軍隊好到那里去,甚至不是還可以看見他們越走,隊形就越散,以至于他們領頭的幾個頭目不得不每走一段距離,就讓大隊人馬停下來整理隊形,然后才繼續前進。
這大約三百多人的隊伍在伍百戶的眼里,并不算陌生,也不到驚訝,這些偽唐賊軍從表面看起來,不管是隊列還是人員素質,都不比其他的流民土匪好到哪里去。
不過這三百多人的另外一側大約百人規模的軍隊卻是引起了伍百戶的皺眉!
讓伍百戶皺眉的原因很簡單,這支百人都不到的軍隊自從上場后,不僅僅隊形整齊無比,而且一點喧嘩之聲都沒有傳出來。
更重要是,他們轉換陣型的時候整齊如一,他媽的就連步伐都幾乎是統一的,僅僅是整齊的腳步聲聽起來就讓人心驚膽。
只看這表面上的一幕,伍百戶就知道今天這一仗怕是沒有自己先前預料的那麼簡單。
也許從表面上看起來,一支軍隊的隊列整齊與否只關乎好不好看,在戰場上并沒有什麼作用,但是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在冷兵以及近代戰爭里,對陣型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很多戰役里,軍隊的陣型需要不斷的變換,這樣才能夠實現主將的戰意圖。
想要在戰斗過程持續變換陣型,并且始終保持完整的隊形,這對士兵的要求其實是相當高的,尤其是對紀律方面的要求,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是不可能在戰斗中聽從命令并及時做出各種反應的。
哪怕是不說這些,只說讓士兵們分清楚左右,聽清楚上的作戰命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簡單的隊列整齊與否,現出來的是士兵的素質,進而現的是一支軍隊的訓練況。
所以能不能打先不去說,但是能夠據命令組各種陣型,這幾乎是一支合格軍隊所必須備的素質。
而眼前,那支看起來有些怪模怪樣的百人軍隊,其隊形之嚴讓伍百戶是忍不住皺眉。
他可不是什麼事都不懂的大頭兵,而是從軍多年的老兵了,而且他和明軍里的大部分軍們一樣是世襲軍,從小開始就是耳聽目染接了明朝最正規的軍教育:比如說學習怎麼高效的剝削自己麾下的軍戶,比如怎麼在戰場上保命,然后聽長輩們吹噓吹噓幾十年前的戰斗。
他多懂得一些軍事常識,至比那些什麼都不懂的大頭兵們強得多。
所以伍百戶是能夠看出來,這支只是半大孩子組的詭異軍隊,絕對不是什麼簡單貨,等下自己必須謹慎一些了。
不過雖然謹慎了許多,但是伍百戶對即將到來的戰斗依舊充滿了信心!
再怎麼說,自己這些人也是正規軍啊,而對方不過是一群土匪流民罷了,再怎麼裝模作樣也不可能變兵強將,到時候自己先讓弓箭手他一波,再讓刀盾手和長矛兵相互掩護殺過去,定能大破賊軍,屆時斬首數百,升三級不是夢!
伍百戶信心滿滿,而黃竹山那邊的人同樣是信心滿滿,尤其是數天之前剛打了一場勝仗的近衛軍,上下早就認為明軍不過爾爾,只要他們沖上去放一槍然后一個沖鋒,那些明軍肯定就得轉逃跑了。
即便是方東全、黃學仁他們率領的常備軍,也是有著極大的自信,為何,因為他們在兵力上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啊!
而且他們既然敢沖出來,自然是清了這明軍的底細,對方看著人多,但是半數都是拿著扁擔的民夫,剩下的半數人里只有一百多是正規軍,半數人還是普通縣勇。
這麼算下來的話,他們覺得自己只需要對付那一百多人衛所正規軍就行了。
你說方東全他們是怎麼知道明軍里衛所兵有多,縣勇有多,民夫有多的。
這個簡單,看他們的穿著以及手里拿著的武就知道了,穿軍服拿著兵的就是衛所正規軍,沒穿軍服但是拿著刀槍長矛的就是縣勇,沒穿軍服只拿著扁擔木之類的就是民夫。
方東全他們計算雙方實力的時候,很自覺的把那些拿著扁擔的民夫給忽略了,就連那近百人規模的縣勇也沒被他們放在眼里,他們只看到了伍百戶帶來的一百多衛所正規軍。
而黃竹山眾匪原有六百多人,加上前幾天投誠的三十多俘虜,他們的總兵力已經突破七百之數。
哪怕不算那些沒什麼戰斗力的兩三百輜重人員,只計算戰兵的話就有常備軍約三百人,近衛軍八十多人。
己方近四百人干對方一百多人,怎麼看都能贏!
更何況,這里頭還有一支近衛軍的!
如果說在數天之前,他們還對近衛軍保持鄙視甚至看笑話的心態,但是經過數天前埋伏明軍一戰后,他們對近衛軍的印象就是徹底改變了。
這些半大小子看著人小甚至都還沒張開呢,一個個臉龐稚的讓人覺得他們還是個孩子!
但是打起仗來,那是真的干凈利落啊,比他們這些叔伯都還要犀利的多。
之前那六十多人銳的明軍就是敗在了他們手下!
如今有他們這些常備軍配合作戰,干掉這一百多明軍還不是跟玩似的。
所以方東全他們這些以往看見大隊兵只會逃跑的角,現在竟然也是大搖大擺的結陣而出,準備和兵打上一場。
于此同時,大唐王師的軍陣后方,李軒以及柳八茍、錢夢久等幾個文匯集居高遠,李軒騎著一匹肩高約一米三的瘦馬,恩,就是當初蔡二虎的坐騎。
而他邊的柳八茍,錢夢久以及王文華更是干脆騎著騾子甚至驢子,前后則是有十多名李軒的侍衛,他們手持長刀和盾牌,保護著李軒的安全,其中一人還扛著一面黃底青龍旗。
這面黃底青龍旗乃是皇帝出行儀仗的一部分,本來還有其他七八糟的旗幟的,不過大唐霸業初創,李軒以及李軒他爹這前后兩代天子都節儉的很,不愿意用那麼多的錦緞布料做旗用,斷然是不會和偽明的那些皇帝們一樣,出宮踏個青都帶上幾十幾百面各種旗幟的。
這一次李軒親征,就只帶了這一面黃底青龍旗,既現了皇家氣派,又現了大唐天子節儉的態度。
當然了李軒是絕對不會對外人說,他們大唐就算做出那麼多旗幟來,也沒那麼多人給他扛旗!
此時柳八茍面帶微笑用折扇遙指前方的明軍:“陛下,此戰我們的敵人不外乎是那一百多衛所兵罷了,至于其他人等不足為慮!”
這神態,這語氣頗有一番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勢。
嗯,如果不去看他騎著的那匹驢子的話!
21世紀雙料碩士,魂穿古代。沒有戒指,沒有系統,沒有白鬍子老爺爺,連關於這個世界的記憶都沒有……賊老天,開局什麼都沒有,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這讓我怎麼玩?腹中飢餓難耐,心裡鬱悶透頂,唐寧忍不住抬頭豎起中指:“賊……”有一物從天外飛來,正中額頭。抱著大紅繡球,暈倒之前,他只想問一句:“哪個殺千刀給繡球裡塞了石頭!”再睜開眼時……有丫鬟笑靨如花:“姑爺,小姐有請!”有女子眉眼如畫:“相公,妾身有禮!”
那一年,大宋甲級足球聯賽正熱,國民老公蘇東坡金榜高中。 那一年,京城房價一飛衝天,老幹部歐陽修買房不及時被夫人趕出家門。 就在那一年,趙官家上元夜偷窺香艷女相撲,被朝陽群眾司馬光當場抓獲。 也是那一年,王老虎攜女參加非誠勿擾,揚言非進士不嫁,金明池畔四大才子倉惶奔逃。 還是那一年,河東獅喜拜婚堂,胭脂虎相親正忙,全國神童大賽各路少年英才開始隆重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