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歸辭的解說既專業又通俗易懂,而且聽的人還有點熱沸騰,對‘聾啞人春天’這個說法深表認同。
等到了記者提問環節的時候,一個個記者爭先恐后的開始提問。
最先提問的記者問道:“宋總,請問這個項目研發到哪一步了?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您構畫的藍圖?”
“我剛才說了,正在建立聲音信號庫。”宋歸辭回答。
“也就是說已經有品了嗎?”另一個記者立刻追問。
宋歸辭頷首:“準確的說是半品。”
“能讓我們看一看嗎?”這是大家都想看的東西。
“當然可以。”宋歸辭朝臺下打了一個手勢。
有人送上來一個碼箱,里面裝的就是人工,宋歸辭將其拿出來舉高。
鏡頭跟著給了特寫,讓人意外的是那只是一個芯片,小小的,約莫只有年男人拇指蓋大小,跟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的人工完全是兩個概念。
“這是人工最核心的芯片,只需要將它在聾啞人的嚨,就能實現同聲翻譯。”宋歸辭說道。
“真的有這麼神奇嗎?”記者有些不敢相信。
宋歸辭道:“我可以給大家做個實驗,不過這張芯片目前收錄的詞匯還非常,大家先看看效果吧。”
說著又朝臺下打了一個手勢。
很快就有人帶著一個聾啞人上來了,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臉上戴著口罩,頭上戴著帽子,顯然是為了保護對方的私。
“這個小男孩是先天聾啞,現在他耳朵上戴著助聽,我們再把人工在他嚨,讓他發音試試。”宋歸辭把芯片遞給下屬。
下屬小心翼翼的接過去,用醫用膠帶將芯片在小男孩的嚨,然后對他說:“你可以試著發音。”
主持人把話筒放到他邊,小男孩發出低低的聲音:“我。”
只有一個字,但是特別清楚。
小男孩自己都吃驚的瞪大了眼睛,跟著又張了下:“。”
聽到自己又說出一個字,小男孩滿眼都是歡喜,他看向臺下某個方向,聲音突然放大:“媽媽。”
我媽媽。
這是小男孩從出生到現在,第一次發出聲音,雖然不是小孩子的聲音,但是他很激,他終于能通過聲音表達心的想法了。
臺下他的媽媽更激,眼淚控制不住的流下來,打著手語說:“媽媽也你。”
鏡頭將這一幕拍攝下來,引發了很多媽媽的共鳴,不人為這一幕。
一個從來不會說話的孩子,能夠說話后的第一句就是‘我媽媽’,任誰都會為之淚目。
不需要再多說其他的了,這已經完全可以證明宋歸辭沒有在炒概念,海星是真的研發出了人工。
不需要手,不需要植,只需要把小小一枚芯片在皮上就行了。
這是何等的高科技啊。
難怪中睿愿意背棄耀華,這樣高科技又有社會意義的研發,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金錢,還有用金錢也買不到的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