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月明千里(嫁給一個和尚) 第 115 章 佛子抽筍(修)

《月明千里(嫁給一個和尚)》第 115 章 佛子抽筍(修)

瑤英跟上曇羅伽。

畢娑綴在後。

昨晚一夜寒風,庭前鋪滿鬆積雪,三人走過雪地,腳底一陣嘎吱嘎吱的細響。

羅伽步履從容,走得不快,不過他姿拔,長一邁,袈裟獵獵,轉眼間已經走出一段距離。

瑤英快步跟上他,突然覺得腳上一沉,整個人釘在原地,一不能

低下頭,發現長靴有一半陷進積雪裏。

最近天氣轉暖,積雪不像寒冬時凍得那麽結實。

瑤英試著出自己的長靴,試了幾下,還是不能彈。

畢娑跟在後,見狀,忍不住哈哈笑出聲,走上前,邊手扶,邊笑道:“公主別急,我來幫你……”

他朝瑤英出手,眼角餘瞥見一角雪白袈裟閃過,笑容微微一僵。

瑤英抓著自己的長靴拔了好幾下,子微晃,有些站不穩,前有兩道影罩過來,抬起頭,下意識手,輕輕拽住了其中一個人的袖擺。

三人都沒作聲。

畢娑垂眸,目落在瑤英纖長的手指上,眼神有些異樣。

瑤英也看著自己的手,心裏微微發虛,慢慢抬起眼簾,對上曇羅伽清冷淡然的目

他站在麵前,麵孔清俊,神俊朗,臉上幾乎沒什麽表,氣度出塵。

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急之下抓住的是他的袖。

袈裟上有細的金紋,從指腹劃過,微微刺

瑤英回過神,朝曇羅伽抱歉地笑笑,正要鬆開手指,他手臂輕輕抬起,示意別放開。

會意,抓著他的袖擺,借力把自己從雪地裏拔了出來。

“像竹筍一樣……”

瑤英輕笑,鬆開手,拂去靴沿的雪花。

羅伽沒說話,等站穩了,轉走開。

瑤英跟上他,看旁畢娑一臉茫然的樣子,問:“將軍沒見過竹筍嗎?”

Advertisement

畢娑朝笑了笑,搖搖頭,道:“沒見過,常聽人說漢地遼闊,地大博,漢地有很多我們這裏沒有的東西……”

他話鋒一轉,“公主離家這麽久,一定很想念家鄉吧?”

瑤英想起和王庭相隔萬裏之遙的故土,心頭惆悵。

畢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曇羅伽的背影,嗓音拔高了些,道:“我惹公主傷心了,公主別難過,現在北戎局勢混,公主的親人說不定已經找了過來,相信再過不久,公主一定能回到家鄉,和親人團圓。”

瑤英點點頭,“借將軍吉言。”

三人穿過庭院,步上石階,近衛挑起氈簾,曇羅伽走了進去,指指案上一封卷起來的皮紙:“畢娑,你把這個送去大營。”

畢娑猛地抬起頭,看著曇羅伽,臉上神

這種事不需要他親自跑一趟。

羅伽神平靜。

畢娑不敢說什麽,暗暗歎口氣,沉聲應是,拿著皮紙離開。

羅伽看向瑤英:“坐。”

瑤英低頭看了看地上的波斯絨毯,遲疑著不知道該坐在哪裏。

羅伽抬眸,看一眼長案邊。

瑤英明白他的意思,走過去,盤坐下。

角落裏的火盆燒得豔紅,發出畢剝輕響,帳中溫暖如春。

羅伽從案上拿起一封信,遞給瑤英。

瑤英接過信,看到上麵雋秀的漢字,微驚訝,拆開一看,臉上浮起笑容:“是蒙達提婆法師寫來的信。”

蒙達提婆離開王庭後,先向西走,到了康國後再往南,從活國、鶴悉那、犍陀羅回天竺,信是他在活國的時候寫的,說了些路上的見聞,給報平安。

瑤英很快看完了信。

“蒙達提婆一切都好,他還問起法師的,叮囑法師服藥時務必要當心,別太依賴丹藥。”

Advertisement

羅伽頷首,道:“蒙達提婆在活國時遇見毗羅羅的國王,托他們送信,信是天竺使團帶來的。使團中有一位通藥理的天竺醫者,蒙達提婆請他來王庭。”

瑤英不自地直起:“他是來給法師看病的?蒙達提婆請他來,肯定是因為他能醫治法師!”

羅伽垂眸看

瑤英跪坐於長案前,迎著他的視線,臉上滿盈著驚喜期待之,一雙明眸,水瀲灩。

出這麽高興的態。

此刻這麽高興,全然是為了他。

羅伽不語,手指輕拂持珠。

瑤英兩手一拍,笑盈盈地道:“法師的祈福果然靈驗。”

羅伽抬起眼簾:“祈福?”

瑤英看著他,點點頭,笑著說:“今天早上在大殿,法師為百姓誦經祈福,我心裏想,如果佛陀真的能顯靈,最該得到福佑的人應該是法師才對,法師點到我時,我正想著要是蒙達提婆能早日找到醫治法師的辦法就好了……”

“沒想到天竺醫者就來了。”

瑤英眉眼彎彎,若舜華。

羅伽,紋

炭盆裏出幾點細響,一室暖意。

他沉默了一會兒,問:“公主為何不為自己求福佑?”

瑤英笑了笑,漫不經心地道:“當時沒想起來……”

說著,視線落到一旁的鎏金香杖上。

“下次法師祈福,我再去參拜。”

隨口道,想起一事,好奇地問,“對了,法師拿香杖在我頭上點一點的時候,念了什麽?”

他念誦經文大多是用梵語或者胡語,韻律優雅,沒聽懂,也聽得神。

羅伽道:“經文。”

瑤英搖頭失笑,不問了。

羅伽靜坐著,忽地問:“公主可有想過佛門?”

瑤英一,雙眼瞪大,驚愕地連連搖頭,笑道:“我不像法師這般高潔,我舍不得俗世紅塵,貪,嗔,癡,我一個都戒不了。”

Advertisement

說著,朝他一攤手,神俏皮。

是每天背誦經文,我就很頭疼了。”

而且離不得葷腥。

羅伽沉默不語,手指挲持珠。

今早,殿前供奉佛陀,沉香濃鬱,虔誠的信眾滿大殿,一個接一個上前,接他的祝福。

這樣的法會他主持過很多次,男,黃發垂髫,胡人漢人,在他眼中,全都麵容模糊,不分貴賤,沒有分別。

然而,當突然出現的一剎那,他看到豔明的麵孔。

一步一步走到他麵前,清澈雙眸倒映出他,仿佛和其他信眾一樣,敬仰他,崇拜他,虔誠恭敬。m.X520xs.Com

當時,曇羅伽眼眸低垂,念的不是平時祝禱的經文。

他念的是:

願你無病無災。

願你平安喜樂。

願你智慧增長,消除煩惱。

願你心想事,早日回到故鄉。

萬裏層雲,千山暮雪,你將回歸故土,此生再無流亡奔波……

這一世,你不會再踏足萬裏之外的雪域,更不會再踟躕於這座沙漠中的綠洲。

羅伽祝福過很多人,生者必滅,合會必離,盛必有衰,眾苦流轉,無有休息,常為諸苦所侵,人們尋求佛法的庇佑,就是要擺諸苦,他教化百姓,為眾生祈福時,心中想的是民眾在世之中遭的種種苦楚。

對著瑤英的時候……他想的是的痛苦。

他想要平安喜樂,還想……

羅伽閉上眼睛,手指握住持珠。

這時,門口傳來響,近衛在簾外通報:“王,天竺醫者來了。”

羅伽睜眼,鬆開持珠,臉上已經恢複一派淡然,唔一聲。

“請醫者進來。”

氈簾晃,一個長臉薄,淺褐、淺褐卷發,著白袍的中年男人走進屋,朝曇羅伽行禮,目在長案邊的瑤英上停了一停,目不轉睛地端詳

羅伽道:“這位是文昭公主。”

天竺醫者朝行禮致意。

瑤英還了一禮,側頭去看曇羅伽。

羅伽看一眼裏間低垂的錦帳,點點頭。

瑤英本來想告退的,但是看他的神像是要自己回避,而且帶了點不容置疑的意味,納悶他為什麽不幹脆讓自己回去,起退到錦帳後。

錦帳垂下,隔絕了外麵的說話聲。

裏間也燒了炭盆,帷帳匝匝籠著,比外麵還暖和,瑤英睡過的坐榻前還放著用過的書案,上麵的紙張、書卷、筆架依稀也都是上次用過之後的樣子。

走到書案前,隨手拿起一卷書,翻了一會兒,發現夾著簽子的書卷正是看到的地方。

錦帳外的說話聲斷斷續續,曇羅伽和僧人改以梵語談。

隔了幾層幛幔,瑤英聽不清,也聽不懂,翻了一會兒書卷,百無聊賴,提筆鋪紙,伏案潑墨。

手上塗塗抹抹,畫得神,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帳外傳來曇羅伽喚的聲音。

“文昭公主。”

簡簡單單四個字,音調清泠,語氣平淡,似玉石相擊,又像幽泉汩汩流

瑤英放下筆,走出裏間。

天竺醫者還沒走,走到麵前,笑瞇瞇地打量許久,回到長案邊,用梵語低語了幾句。

羅伽聽他說話,目一直停留在瑤英上,點點頭。

天竺醫者臉上出喜悅之,行禮不迭,嘰裏呱啦,又說了一大串話。

瑤英有些茫然。

羅伽來緣覺,吩咐:“送公主回去。”

緣覺應是,送瑤英回院子。

等瑤英的影消失在長廊深,曇羅伽問天竺醫者:“有幾分把握?”

醫者想了想,道:“王昨日讓人送來公主的所有藥方和脈案,小人和幾位醫都詳細看過了,小人在宮廷當值多年,正擅長這種癥候,心中已有幾分把握。今天見了公主,小人雖然不敢誇口,但是看公主的神采,的病癥並不難治,公主先天不足,這些年調養得當,已經好轉了不,隻需再加以調理,必能強健,消除病痛,不必再每個月散藥之苦。隻要王吩咐,小人必定盡心盡力為公主診治。”

羅伽臉上沒什麽表,道:“以後要勞煩醫者。”

天竺醫者忙稱不敢,悄悄抬眼看他,覺得他一如既往的冷漠,小心翼翼地問:“鄙國的曼達公主自小崇信佛法,此次曼達公主奉國王之命前來參拜,王可否允許曼達公主來王寺禮佛,為鄙國百姓祈福?”

羅伽頷首。

天竺醫者悄悄鬆口氣,他答應為那個漢地的文昭公主診治,就是為了替曼達公主求一個接近王寺的機會。

自從曼達公主來到王庭,雖然王庭禮客客氣氣,毫無怠慢之,但是曇羅伽從不麵,公主花容月貌,舞藝出眾,曾以一曲天魔舞名震天竺,可是連佛子的麵都見不到,一本事本無法施展。

得到曇羅伽的許可,曼達公主總算有機會為佛子獻舞了。

天竺醫者告退出去,臉上難掩喜

後傳來曇羅伽的聲音:“此事請醫者保,勿要向他人提起。”

天竺醫者連忙轉,恭敬地道:“小人記住了,事關公主玉,小人一定會守口如瓶。”

一個時辰後,畢娑從大營返回禪室:“王,東西送去了。”

羅伽伏案書寫,淡淡地應一聲。

畢娑退回門邊。

哐當幾聲響,蒼鷹飛回禪室,不停鳴,緣覺走進禪室,給角落的火盆添炭,進裏間為蒼鷹添食添水,看到書案上的攤開的一幅畫,咦了一聲,捧起畫,送到曇羅伽案前。

“王,這幅畫好像是公主落下的。”

緣覺臉古怪。

“中原時興這樣的畫技麽?”

羅伽停下筆,接過畫紙。

淡黃的畫紙上,以簡略的黑線條勾勒出幾叢竹竿和一個男子的廓,男子形高挑,著袈裟,手上一串佛珠,正攥著一矮胖竹筍往外

這幅畫線條簡單,看似拙劣,倒是頗有意趣,畫的人大概很滿意,旁邊還題了幾個龍飛舞的字:佛子筍圖。

原來說的像在竹筍,說的是這個意思。

回避,畫了這個。

羅伽著畫紙,角輕輕一扯。

似三生池旁,一枝青蓮輕輕搖曳,水麵帶起一圈漣漪。

若有若無,轉瞬即逝。

緣覺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回頭朝畢娑看去。

畢娑和他一樣,雙眼睜大,也是一臉震驚。

兩人不敢吱聲,再朝曇羅伽看去時,他已經放下畫紙,神平靜,沒有一波瀾。

。您提供大神羅青梅的嫁給一個和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