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月明千里(嫁給一個和尚) 第 94 章 雙身佛

《月明千里(嫁給一個和尚)》第 94 章 雙身佛

這天曇羅伽又發作了兩次,雖然不像之前在山上時那麽痛苦,意識也清醒,卻明顯虛弱了很多。

瑤英怕他出事,不敢離開太久,除了幾次下樓,其他時間一直守在他邊。這次不敢再瞌睡,一整夜坐在曇羅伽對麵,一邊思考怎麽盡快順利地趕回聖城,一邊盤算回聖城以後的事,看他眉心泛紅,立刻輕聲喚醒他。

羅伽睜開眼睛看著,眸冰冷。

瑤英撲上前,喂他服下丸藥。

想到他這些年都是如此生生熬過來的,以後還會繼續這樣,憂心忡忡。

羅伽平靜地背過跡,一副淡然模樣,看一眼落在帳前的天,作勢要起

瑤英趕拉住他的胳膊:“在高昌的時候,將軍對我說過,先養好病,再去想盟約的事,怎麽到將軍自己,就貪小失大呢?正事要,將軍的也不容輕忽。”

羅伽淡淡地道:“無事。”

最難熬的那一夜已經過去了。

瑤英眉頭輕蹙:“將軍明明有事,我雖然不懂武藝,這點還是能看得出來。”

羅伽濃眉微擰,目落到臉上,這幾天不分白天黑夜守著他,眼圈的青黑始終沒有淡去。

瑤英凝眸和羅伽對視,完全沒有退讓的意思:“我知道將軍必須趕回聖城,可是你也不能完全不顧自己的,現在將軍是病人,病人要聽話,不能逞強。”

說完,按著曇羅伽坐下。

力氣不大,曇羅伽隻需要輕輕揮一下胳膊就能甩開,手臂剛繃直,對上關切的視線,又放下了。

他沒說話,坐回原位。

“我昨天從商隊那裏打聽到一些事,想到一個能順利混進聖城的辦法,正要和將軍商量。”

Advertisement

瑤英捧出一隻黑漆鑲嵌螺鈿寶匣,打開蓋子,屋中頓時一片金閃耀,寶氣浮

匣子裏是一尊集金剛蓮花鎏金銅像,一共分四層,每一層為盛開的蓮花,八尊佛像手持法、金剛杵,結跏趺坐於蓮臺,層層雕琢繁複,絕倫。

“這是獻給佛子的生辰禮,我從一個天竺商人那裏買的。”

瑤英輕聲說。

羅伽垂眸,掃一眼匣子裏的蓮花鎏金銅像,怔住了。

瑤英沒察覺到他一瞬間的錯愕,接著道:“現在越來越多的百姓從四麵八方趕去聖城參拜佛子,我們可以混進去,和他們一起進城。我打聽過了,這些人人數眾多,又是群結隊去參拜佛子的,每年對他們的盤查最為寬鬆。”

昨天沒有閑著,借口說自己敬仰佛子,想要買些寶進獻,和來自不同地方的商隊攀談套話。

商人們告訴城中各哨卡盤查依舊嚴格,而且和聖城越近的城鎮越嚴格。

攝政王現在仍然重傷在不想他冒險奔波,想來想去,覺得不如混進參拜隊伍進城,這樣不僅能躲避盤查,還能順理章地接近王寺。

“將軍覺得我這個主意怎麽樣?”

瑤英睜大眸子,認真地征詢曇羅伽的意見。

羅伽正低頭看

四目相接,他看著的眼神帶了幾分審視。

瑤英不明所以,朝曇羅伽眨了眨眼睛,烏眸漆亮。

看著他的目澄澈,恍如朝,沒有一試探之意。

“將軍?”瑤英輕輕地喚了一聲。

羅伽挪開了視線,道:“這尊銅像不合適。”

瑤英一愣,拿起鎏金銅像細看:“這尊金剛像有什麽不妥嗎?”

這尊金剛像不僅華巧,還別匠心,據說隻有天竺工匠才能雕琢出這種樣式。昨日天竺商人拿出這尊銅像的時候,廳堂裏的商人歎為觀止,搶著出價,要不是因為從般若那裏學會幾句蹩腳的梵語,而且先和天竺商人談妥了,早被其他人搶走了。

Advertisement

還以為這尊銅像很珍貴,看這金閃閃、盡善盡的工藝,不是和王庭行像節時法壇上的佛像很像嗎?

羅伽頓了一下,道,“一卷經文就夠了,不必奢華。”

瑤英意識到自己可能做了一件錯事,因為麵對的人是攝政王,倒也沒覺得難為,笑了笑:“多謝將軍,我教了。”

言罷,立馬抱著匣子站起,蒙上麵紗,噔噔蹬蹬跑出去,影消失在門口。不一會兒腳步聲折回,站在門邊低頭套靴子,往房裏探進半個子。

“我去去就回,將軍好好休息。”

半個時辰後,瑤英抱著幾本金燦燦的經書回來,經書是以皮紙繪製的,繪有圖案,鮮麗。

“我把銅像轉手賣了。”坐下,拍拍經書,“這些經書獻給佛子,合適嗎?”

羅伽微微頷首。

看來隻是無心為之。

……

樓下,剛剛從瑤英手中買走銅像的商人大喜,捧著銅像回到自己的房間。

同伴詫異地問:“這尊銅像做工良,樣式,可惜被一個羊馬城的氈毯商捷足先登買走了,怎麽又到了你手裏?”

商人撚了撚胡須,眉飛舞地道:“那個賣銅像的天竺商人不識貨,買銅像的郎也不識貨,以為這隻是一尊普通的銅像,我剛才多加了五十枚銀幣,就高高興興地轉手賣給我了!”

同伴滿臉羨慕:“好運氣!這銅像是天竺的稀罕,你再轉手賣給王庭的王公貴人,肯定能大賺一筆!”

商人哈哈大笑:“豈止大賺一筆這麽簡單?”

說著,故意停頓下來。

同伴知道他在賣關子,笑著追問:“這銅像到底有什麽好?你快告訴我。”

“妙多著呢!”商人低聲音,放下銅像,手指索了一陣,找到機關,輕輕一扭。

Advertisement

哢噠一聲,銅像最頂端一朵鎏金蓮花忽然開啟,蓮瓣一片片張開,宛如蓮花盛開,金華閃奐。

同伴嘖嘖稱讚。

下一瞬,他目瞪口呆。

隻見開啟的蓮花當中緩緩出一座頭戴寶冠的金剛坐像,金剛赤,有好幾張麵孔,六雙長臂,腰佩瓔珞,手握法,主臂擁抱一位鎏金神,神亦是赤摟著金剛的脖頸,雙盤繞在金剛腰際,呈現相擁的姿勢。

同伴麵紅耳赤。

商人朗聲大笑:“這是從天竺傳過來的雙像,聽說天竺有一門宗派的僧人修習男修法,得以進大樂境界。我以前在天竺見過這種雙像,你說的沒錯,這可是稀罕,聖城的貴人領主肯定願意拿更多銀幣來換它。”

他撞大運了!

……

樓下發生的對話,瑤英一無所知。

接下來的一天,繼續打探消息,同時看著曇羅伽,不許他運功。m.X520xs.Com

夜裏,蒼鷹帶回一封回信。

羅伽看完信,沉不語,蒼鷹等得有些不耐煩,輕輕啄他的胳膊,他抬手蒼鷹,示意它直接離開。

第二天,兩人混進參拜的隊伍,出了城,朝著聖城的方向行去。

他們剛剛出了城門,迎麵正好一支腰佩長刀的兵卒策馬而來。兵卒罵罵咧咧,坐在馬背上,大聲宣讀告示,接著,隻要看到路上有單獨行路的年輕男人,立刻把人拉到一邊去盤問。

後很快傳來打罵嗬斥聲,落單的男人都被帶走了。

瑤英心有餘悸,放下簾子,看一眼邊盤而坐、閉目調息的曇羅伽,他的傷勢有加重的跡象,今天他們乘坐馬車。

馬車走出幾裏路後,後麵一陣馬蹄踏響,飛雪四濺,一支由數名北戎兵丁組的隊伍逶迤而來,當中一輛氈布遮擋得嚴嚴實實的大車,從車前坐著的幾個胡人侍來看,車裏的人必然是一位子。

馬嘶聲聲,路上行人紛紛罵著避讓,隊伍直接揚長而去。

大道兩側一片抱怨聲。

“車裏坐著的貴是北戎公主,架子真大。”

“北戎人就是野蠻俗。”

……

瑤英過簾,目送朱綠蕓乘坐的大車走遠。

穩住心神後,不再刻意避開朱綠蕓,而是留心打聽對方的向,以推測北戎到底發生了什麽、瓦罕可汗怎麽會想到把朱綠蕓送來王庭。

朱綠蕓自從來到王庭,頻繁出市坊,似乎在尋找打點王庭貴族的寶,沒有其他異常的舉,北戎使團依舊目中無人,態度傲慢。

瑤英百思不得其解:海都阿陵和瓦罕可汗的幾個兒子鬥得你死我活,兄弟鬩牆,衝突不斷,北戎居然還是一片風平浪靜。

算了一下,朱綠蕓從北戎牙庭出發的時候,海都阿陵和金小王子幾人應該還沒有鬧翻,可是現在金已經派人告知瓦罕可汗海都阿陵的謀,北戎怎麽還沒靜?

瑤英抿了抿

楊遷是個將才,可以勝任訓練指揮義軍的重任,不過他不擅長安排細作、訓練斥候。

攝政王和說起過,北戎有一支無孔不的斥候隊伍,北戎地域廣闊,從牙庭到各個小部落,走得慢的話得走幾個月,沒有訓練有素的斥候,一道指令從頒布到傳達可能要耗費半年之久。有了強大的斥候隊伍,他們才可以迅速掌握各國的報,然後製定計劃、發奇襲。

瑤英也需要一支這樣的隊伍。

這樣就不必每天苦苦等待高昌那邊傳回消息。

老齊他們的商隊就是很好的斥候人選,在流落至王庭之前,他們在西域生活多年,常常和各個部族打道,以商人的份行走各地不會引起懷疑。

不過他們畢竟隻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平民,不懂怎麽從瑣碎的消息中分辨哪些有用,哪些沒用。

瑤英想了一會兒心事,聽見邊曇羅迦呼吸聲加重,回過神,倒了一盞熱湯藥,遞到他麵前。

羅迦手正要接,回手,拿起一張梆梆的饢餅當扇子,對著熱氣騰騰的瓷盞輕輕扇

“等等,剛剛熬好的,還很燙。”

不管湯藥有多濃多苦,曇羅迦就像沒有味覺一樣,拿起藥盞一口飲盡,眉頭都不皺一下,瑤英怕他一口氣喝下去燙著。

扇了好幾下,覺得差不多了,這才遞出瓷盞。

羅迦一聲不吭地接過瓷盞。

瑤英丟開饢餅,問:“將軍,這些天北戎那邊有什麽消息嗎?”

羅迦飲盡藥湯,看一眼,搖搖頭。

他一直按兵不,也是在等北戎的消息,知道怕海都阿陵,所以沒和提起過。

瑤英歎口氣,懷疑海都阿陵可能像書裏的那樣把瓦罕可汗父子都宰了,而且還控製住了局勢,所以北戎才一點靜都沒有。

得提前做好準備。

瑤英靠在車壁上,默默盤算。

羅伽喝了藥湯,上慢慢騰起一陣痛楚,骨頭裏也酸痛,他閉目靜坐,等這一痛苦過去,睜開沉重的眼皮。

一張帕子送到他跟前,瑤英看著他,漆黑雙眸滿是關切。

這些天,隻要曇羅伽睜開眼睛就能看到

有時候坐在那裏出神,神認真,像是在思索大事。有時候一眨不眨地盯著他,看他氣好一點,滿臉雀躍,發現他傷勢加重,眉頭蹙。有時候手撐著下,腦袋一點一點,坐著打瞌睡,聽到聲響,立馬正襟危坐,自己的臉,瞪大眼睛,努力做出神飽滿的模樣。

如果沒有照顧,他也可以回聖城。

不過那樣的話,他隨時可能倒在荒無人煙的角落裏,一個人默默忍痛苦。不會像現在這樣,一路上都有人細心照顧。

羅伽接過帕子,暖意從冰涼的指尖迅速擴散。

帕子一直放在炭爐上烘著,熱乎乎的。

他有些不適應,等帕子涼了些,拿起來拭去冷汗。

……

他們繼續向西進發,參拜的隊伍越來越龐大,除了有豪奴健仆、駝隊馬隊簇擁的豪族,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大道上隨可見背負氈毯、風塵仆仆的信眾。

這些信眾並不富裕,很多人連一件像樣的賀禮都拿不出來,不過他們十分虔誠,一路上都在誠心念誦經文,為曇羅伽祈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