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爸,這好像是北宋 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粱河

《爸,這好像是北宋》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粱河

當天晚上,孫悅把韓崇訓找來商量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韓崇訓想的居然和自己一樣。

于是孫悅連忙又去找了崔彥進和黨進,他們倆也都覺得孫悅說的有道理,再去找李繼勛石守信等人,結果居然大同小異,都認為耶律休哥十之八九會回來。

孫悅就說,既然你們也認為耶律休哥會回來,為什麼不防著點人家說,聽家的。

真沒串聯,但是孫悅敏銳的就覺到,這其中有問題,或者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緒,居然已經了軍中將領的共識。

思前想后,孫悅還是決定去找曹彬,曹彬見孫悅主來找自己,一時間大喜過,連忙備下了酒菜招待于他。

“你也會在戰事飲酒”

飲一點,不醉酒便是,仗打到現在,只需要再拖上個把月就贏定了,所以軍中上上下下都比較放松。”

“你也不管管”

“管什麼”

孫悅嘆了口氣,問道:“你覺得,耶律休哥會回來嗎。”

“會,當然會,只是不知道他會從哪里回來,徒勞猜測也沒什麼用。”

“徒勞猜測也沒什麼用”

“怎麼了”

“沒什麼,只是覺得這不太像是你應該說的話而已。”

第二天一早,耶律沙領著兩萬騎兵來攻,孫悅命韓崇訓結步兵陣死守,也不求著反擊,果然使他無功而返,孫悅突然指著邊上的一條河流,好奇地問李繼隆道:“李將軍,你可知這條河什麼”

Advertisement

“聽人說過,好像高粱河。”

“高粱河麼原來這特麼就是高粱河啊。”說罷,孫悅也沒什麼表示,就干脆利落的回了自己的營帳,對李繼隆道:“我困了,回去睡一會,此地由你來主持吧。”

李繼隆點了點頭道:“好。”

幽州城下,趙義在慢條斯理地指揮著軍隊攻城,而且是整個軍事史上只有傻嗶才會用的四面圍城之計。

義不通兵法到了這個地步了麼當然不是,這貨分明就是故意的,沒看連田欽祚挖坑的速度都快不起來麼。

原因很簡單,趙義現在存心要拖。一方面,只要拖到了開春宋軍就是穩勝,另一方面,嘿嘿,戰事拖的越久,他這個駕親征的家威就越高啊。

之前因為符彥卿,趙義的威都已經丟的差不多了,然而無論如何他畢竟是家,現在沒了兩線開戰的這個原因,這貨又有點舊態復萌了,雖然沒有胡在各軍中安人手,但指揮卻是又重新續上了,規定凡是五百人以上的調,必須都得聽他的命令。

當然,攻城麼,還是攻四城,這個時候他軍事經驗不足的病已經不那麼明顯了,換了韓信來估著也不會有什麼太好的招,對戰局的影響卻也不大。

當天回到帳中的時候,鐵桿的親信曹軍卻送來了一封信,孫悅詫異的問哪來的,他說,是崔彥進給他寫的。打開之后,里面也沒什麼實質容,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關于趙義的吐槽。

Advertisement

 

孫悅馬上就領會了他的意思,給他寫了封回信,還是一些關于趙義的吐槽,命曹軍又的送了過去。

當天晚上,孫悅又收到了石守信和李繼勛的兩封信,容居然跟崔彥進的大同小異,孫悅同樣也寫了回信,并且又給黨進寫了封信,容還是一些吐槽的廢話。

之后的幾天里,這幫統帥大軍的大帥,每天都在互相之間寫信玩,而見了面呢,又什麼都不說,跟啥也沒發生過一樣。

五日之后,崔彥進、黨進、孫悅、李繼勛、潘、石守信等人同一天,同一時刻給曹彬寫了封信,曹彬看過之后將信放在燭火上燒了,哀嘆一聲,便紛紛給他們寫了回信。

當孫悅收到曹彬回信的那一刻,基本可以確定,歷史要重演了。

高粱河之敗啊

后世大多數人都有個誤會,那就是宋軍銳的百戰雄獅是在高粱河一戰中全軍覆沒的,但其實并不是,宋軍銳是第二次雍熙北伐時才被打沒呢。

而高粱河之戰中,宋軍各軍的銳力量基本完好無損,只有趙義一個人險死還生,坐著驢車逃回了開封。甚至如果僅從戰損比的角度來說的話,宋軍甚至可以說是大勝。

在什麼況下,駕親征的皇帝差一點就死了,最后僅以免,邊連個護衛都沒了,而大軍主力卻未到什麼嚴重的損傷呢

再來思考一下后事,在趙義生死不明,或者當時人人都認為他死了之后,北地的這些將軍們所干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連忙回開封,而是先擁立了隨軍的趙德昭登基了新皇帝。

Advertisement

再想想是誰救了趙義,楊業原本的歷史上楊業可是剛投降,再怎麼楊無敵,也一定是被大宋頂級將領們排斥在圈子之外的,也就是說如果那些將領們要謀一些什麼的話,他應該是被排斥在圈子之外,什麼都不知道的。

而再之后,沒幾天的功夫,趙義就死了趙德昭,對所有趙匡胤留下的將領再也沒有了信任,之后的雍熙北伐中,如李繼勛等老將幾乎就沒怎麼參與,由曹彬和潘分別率領兩路北伐,而曹彬表現的忽進忽退忽快忽慢,表現的別說不配第一良將了,簡直是毫無軍事常識,與潘的勇猛激進西路軍潘本沒法比,雍熙北伐之敗按明面上的理由分析這貨最得負九以上的責任,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那種。

但是呢曹彬只是被象征的懲罰了一下,不久就又回重新當上了樞使,而且備重用,一輩子在了表現比他好一百倍的潘一頭。

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基本可以確定,曹彬是給趙義背鍋的,所有的忽進忽退忽快忽慢全都來自于趙義的命令,要知道趙義本來在軍事上就是個半吊子,又是坐鎮開封遠程指揮,不出病才是見鬼了呢。

聽話的主帥打了敗仗,但卻啥也不說,為了陛下的英明神武擔下了所有的罪孽,而不聽話的那個主帥,卻特麼打的特漂亮,雖然也是啥都沒說,可誰還不明白咋回事兒呀。

好像有點跑偏。

總之,因為這場詭異的戰敗,雖然宋軍的主力未損,但之后的雍熙北伐慘敗甚至于之后兩百多年的弱宋,都跟此事有一點關系的,而結合此役中的種種詭異的地方,孫悅差不多已經想明白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于是,孫悅一封調令,就把楊業給調走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