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漢朝搞基建 第121章 [四更]121

《我在漢朝搞基建》第121章 [四更]121

劉談越想越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他甚至可以列舉出很多方法來供那對苦命的用。

要麼他們直接私奔,至于份之類的……這還難得到劉談嗎?哪怕現在也有戶籍制度,但跟后世那種天羅地網一般的信息明化是沒辦法比的,更何況就算是后世也有人能夠鉆空子,更不要說現在。

當然如果小娘子怕牽連家人的話,劉談也可以在親后放他們走,接下來的事劉談可以解決所有。

其實不過這些他都不能出分毫,畢竟邊四大天王,兩個劉徹派來的兩個陳阿派來的,讓這兩位知道了那就不是計劃胎死腹中,而是會橫生枝節。

更甚至這兩位會覺得他得了失心瘋也說不定。

畢竟他是完全可以先把丞相之娶回來的,他不喜歡就不好了,對他而言能有什麼損失呢?

可劉談覺得這樣不是坑人家小娘子麼?跟騙婚有什麼區別?

回頭小娘子不管懷著什麼樣的心嫁給了他,結果進門發現跟守活寡沒啥兩樣,這種況下一般只有兩種發展路線,第一種是因為不寵又無子抑郁而亡,第二種就是不在沉默中發就在沉默中變態。

劉談估著,好歹是丞相之,并且公孫賀也是打過匈奴的人,他的兒應該不會教導弱小白花,第二種很有可能。

然而變態又有什麼用呢?若是皇后,甚至是太子妃,若是變態了都有一搏之力,換諸侯王的王后,那是想都不要想,可能還沒等發,陳阿就已經察覺到把被滅了。

結底,只要這個婚結了,最后的結果基本上都是以小娘子香消玉殞為終結。

至于小娘子接現實,跟劉談當一對最悉的陌生人這種劇……基本上不可能出現。

Advertisement

所以劉談寧可浪費腦細胞也不想坑人家,原本人家家世很好,無論嫁給誰或許都能幸福一生,結果跟他牽連上了就沒有然后了,也太慘了一點。

為了給丞相之掃平障礙,劉談甚至開始思考怎麼通過李不厭跟大司農那邊搭上線。

大司農下屬治粟史掌管戶籍,想要給丞相家的小娘子和郎一個新的份,這個就必須得讓治粟史那邊做個手腳。

不過在思索的過程中,劉談忽然想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丞相之郎會愿意放棄一切帶走嗎?

能夠跟公孫賀之青梅竹馬的人,出必然是不低的,也就是說人家可能有著很好的前程。

過貴族教育的男子有幾個人會為了一份而拋棄自己的前途和家人?

劉談想到這里就有些惆悵,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過,這個還不是更讓他惆悵的,更讓他惆悵的是符漁跟岑打聽回來的結果就是小娘子完全沒有什麼青梅竹馬!

公孫賀故家中倒是有跟悉的男孩子,只不過這些男孩子……沒有一個能打得過的!

劉談瞪大雙眼“什……什麼?什麼沒有能打的過的?”

符漁低聲說道“奴聽聞這位小娘子自習武……”

劉談聽到這里不由得倒一口氣,不行,這個婚事必須推,現在他不擔心小娘子的生命安全了,他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劉談思索,這年頭就算是皇帝想要給兒子娶妻也要詢問過方父親。

方父親是完全可以拒絕的!

并不是沒有拒絕的余地,就算是皇帝也要尊重士大夫!

跟辮子朝那種視大臣之為奴婢,皇帝決定婚配是完全兩個概念!

他估著丞相家的小娘子這麼兇……不不不,是這麼厲害的話,應該是沒有辦法忍一個弱丈夫的,就算是這樣的子想要嫁的也應該是允文允武那一種。

Advertisement

劉談覺自己忽然找到了新的方向,連忙說道“這樣……那位小娘子可未必愿意嫁給我,或許……我該跟見一面,不,是應該跟丞相見一面。”

符漁含笑說道“殿下這是怎麼說的?奴打聽到的消息可是公孫五娘聽聞這件婚事喜不自勝呢。”

“嗯?”劉談莫名“為什麼?都沒有見過我,怎麼就喜不自勝了?”

昂頭說道“公孫五娘見過殿下的!當初殿下帶兵回朝,城之時公孫五娘曾在一棟食肆的二樓,還曾向殿下扔香囊呢!”

符漁也附和“正式如此,據說公孫五娘當時就曾說將來也要找如殿下一般能媲烈侯和景桓侯的男子。”

笑嘻嘻說道“殿下沒想到吧?公孫五娘本來就很喜歡殿下的!”

劉談是真的沒想到,并且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什麼烈侯和景桓侯啊?公孫五娘是不是眼神不好使?這兩位是實打實的把匈奴都給揍跑了。

而他……也就干掉了一隊匈奴騎兵,甚至這一隊還有一半是陸懸幫忙搞定的。

這誤會大了啊!

劉談忍不住說道“這誤會的有點大,我的功績無論如何無法媲那兩位,你們說跟解釋清楚還會這麼想嗎?”

有些奇怪“殿下這說的是哪里話?殿下年,比不過烈侯和景桓侯不是正常的嗎?就算是景桓侯封狼居胥之時也已經十七歲,殿下才十五呢,等到殿下十七說不定還能封……封虎居胥呢!”

劉談面無表地看了一眼我可真是謝謝你對我這麼有信心啊。

一旁的符漁也說道“如今長安城中的年郎無人及得上殿下半分,公孫五娘喜歡殿下也是正常。”

劉談說道“不,我怕。”

Advertisement

笑道“殿下這麼患得患失,難不也是喜歡上了公孫五娘?”

劉談我好絕

覺唯一的路也被堵死了,就算他跟公孫五娘攤牌似乎也沒什麼用了,不管公孫五娘在家里是否寵,都無法左右公孫賀的想法。

劉談思索,公孫賀當丞相的時候都不不愿,說不定他也不想跟皇室有所牽扯呢?

要知道漢朝的諸侯王有一個算一個都不老實,直接造反的,造反未遂的數都數不過來。

這要是被牽連了,那可能就是夷三族的節奏啊。

劉談決定去找公孫賀談談,結果大朝會的時候,劉談遠遠的就看到公孫賀邊圍著一群人正在恭喜他。

兒被選為皇子妃,的確值得恭喜。

劉談觀察了一下公孫賀的表,絕的發現公孫賀臉上喜氣洋洋,他還不是裝的,那是真的高興啊,對比之前他當丞相時候的生無可簡直可以說是判若兩人!

劉談將話全部咽回了肚子里,可憐他見到公孫賀還要表現的有禮又矜持。

他想了想,現在只有以年紀還小,想要過兩年親這樣的理由才能拖一拖了。

唔,公孫五娘應該年紀也不大吧?他今年十五,也不知道公孫五娘今年多大,想必年紀也不大,所以最好拖一拖。

劉談雖然想著這些,力還是轉移到了朝政上面。

因為這個時候主要議題就是議論陸懸的待遇。

直到站在朝堂上,劉談才發現大家的討論點居然還在要不要給陸懸封王!

甚至不支持封王的人更多,理由就是大漢不封異姓王!

不過不支持的人多也沒用,這一部分人都是沒什麼實權,并且只會死扣規矩的那種。

從劉徹到三公九卿,大家的想法都是傾向于封王,畢竟人家好好的王當著,到了大漢變了侯爵,這落差也太大了一點。

可這個例的確不好開,所以給陸懸封王要什麼樣的儀式?待遇要什麼樣?封地在哪里?

劉談聽他們說的越聽越腦殼痛,覺得大家的思維似乎都被框住了。

每當有人提出可以給好一點的待遇然后又被反駁之后,劉談就想說話。

但是他又覺得這樣的場合好像也不到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議論朝政,于是表現出來就是他的坐秤上仿佛有刺一樣,時不時就想

劉徹早就注意到了劉談總是言又止,一開始他以為劉談是想替陸懸說話,畢竟他跟陸懸關系好是真的,陸懸還是他親自帶回來的,總會有點不一樣的

但是隨著討論深,他發現劉談的表越來越不好形容,如果非要說的話,臉上就仿佛寫了四個字——不忍直視。

到了這個程度,劉徹也很奇怪劉談到底想說什麼。

所以再問題又一次僵持住之后,他直接點名“劉談,你去了一趟西域,想必對小烏孫更加悉一些,你來說說。”

所有人的目都轉移到了劉談臉上,不過他們看上去也沒指劉談真的說出什麼來。

劉談站起來對著劉徹行禮說道“父皇,依兒臣所想小昆彌是必須要封王的,人家本就是烏孫王,就算沒有大漢的冊封也是,若是封侯反而像是不重視烏孫一般,到時候若是激起其憤怒之心,怕是要弄巧拙。”

公孫賀眼角余看到使大夫似乎躍躍試想要說什麼,趕忙開口說道“殿下既然同意封王,想必也知道這其中困難重重,并非一紙冊封就可解決的。”

劉談知道公孫賀這是在幫忙,有他說話,其他人就算想要反駁也只能暫時咽了下去。

是以他對著公孫賀笑了笑說道“這個我也有想過,諸位似乎都進了一個誤區,冊封為王,就必須給他一個封地嗎?”

“嗯?”劉徹聽后忽然腦中閃過一,他十分興趣的坐直說道“來,說清楚。”

劉談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烏孫雖然投靠大漢,但因為地偏遠,所以實際上他們還是需要自治,烏孫就相當于是烏孫王的封地,又哪里還需要給他別的封地?大漢不向烏孫征收賦稅已經算是優待。”

劉據沒忍住說道“既然如此,那烏孫依附又有何意義?”

合著除了一個名頭什麼都沒有啊。

劉談糾結了一下還是說道“也是有意義的,若是烏孫到侵略,大漢完全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以及小烏孫前些時日剛打下了胡狐,正巧與我們打下的劫國王城相互呼應,而中間是車師國,這就相當于我們將兵力推至車師國附近,并且還有了盟友。”

劉徹敲了敲案,若有所思說道“正是如此。”

有人迫不及待說了句“若小烏孫一邊投靠我們一邊又投靠匈奴呢?”

并不是陸懸殺了匈奴騎兵就真的跟匈奴結仇,西域那邊的國家都沒節的,匈奴也沒那麼有骨氣,反正陸懸想要投靠匈奴隨時都可以。

劉談笑道“小烏孫的昆彌都來了,你們若是還能把人推到對面那什麼辦法都無法保證小烏孫真正依附,除非占領小烏孫。”

這一下再沒人說話,有了劉談開頭提出了不給封地也不給錢,反而每年都要讓人家上貢的流氓冊封法,接下來的商議就順利很多。

劉談自己的口,覺得良心仿佛到了譴責。

陸懸對他是真的好,但他好像已經坑了陸懸好幾把了。,請牢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