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漢朝搞基建 第111章 [一更]111

《我在漢朝搞基建》第111章 [一更]111

劉徹在看到李廣利死訊的時候,臉上的表稍微頓了一下。

然而他當了多年皇帝,十分清楚什麼事能夠拿到朝堂上講,什麼不可以。

現在所有人都在討論著這一場勝仗,勝利讓人神振,雖然大家都很奇怪五皇子到底是怎麼帶著那一隊人馬打贏的。

無論他們怎麼分析都不覺得他們有這個實力,而據五皇子所寫,小烏孫似乎是幫了忙,但也只是滅了一部分匈奴騎兵,攻城之戰是并沒有手的。

許多人都恨不得大軍立刻班師回朝,他們太好奇了。

甚至有人在思考這是不是有一個衛霍一類的將星崛起。

然而很快大家又想到了劉談的份,一時之間不由得都有些可惜。

哪怕劉談是奴隸也未必不可走衛青的路線,如果出將門就更好了。

最惋惜的大概就是李息了,在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李息就知道自己的兒子肯定也得了不功勞,第一反應就是開心。

他以前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大兒子,在他看來李不厭有些憨傻,讓他做別說更上一層樓,能保住家業就不錯了,而李不厭又一心想要領兵,可打仗是那麼容易的事嗎?

李息為了這個兒子簡直碎了心,現在好了,有這一份功勞就足夠他后半生食無憂了。

這份功勞當然不足以封侯,可封侯有什麼好的呢?皇帝能封也能收啊,甚至為了收回去會找各種罪名,到時候丟的就可能不僅僅是侯位。

反而是現在這樣有功勞,能得到一個不錯的職,再加上跟五皇子關系不錯,這也就夠了。

想到五皇子,李息就恨得不行,這要是他親生兒子,他還擔心什麼呢?

更甚至,這要是他兒子,大漢這局棋也盤活了啊。

Advertisement

當他聽到有人酸道“說不定是五殿下運氣好,當時劫國沒有太過防備的緣故。”

李息當即嘲諷了回去“運氣好?運氣好也是實力,打仗有的時候看的就是運氣,有這樣的運氣能夠直接滅一國,那簡直是千載難逢。”

然而有什麼用呢?最多也就是能讓他的封地好一些罷了。

李息想著甚至等五皇子回朝,可能很快就要被封王然后就藩了。

劉徹聽了李息的話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李卿教了個好兒子,李不厭此次勞苦功高,等他回來朕定然不吝封賞。”

李息聽到前面半句背后的冷汗都要下來了,甚至開始思考那個教了個好兒子是真的夸贊還是有喻?

不怪他懷疑劉徹,實在是被皇帝坑的慘,要不是有五皇子,怕是他現在已經變了閹人進宮了。

聽到后面之后,他才確定劉徹是真的在夸獎,這才喜氣洋洋說道“能為陛下分憂也算是不枉臣徇私讓那小子走了一趟。”

李不厭是靠關系進去的誰都知道,不過也沒人說什麼,現在這個朝廷想要做就三條路第一,你出生在宦之家,這樣才能到這個圈子的邊;第二,你讀書好,有了出息有了名氣,讓朝廷上的員注意到了你,甚至有人開始拜門下當學生,然后就會被朝廷注意到,出橄欖枝;第三就像是之前劉徹下的求賢令一樣,廣招天下有識之士,然后有識之士自薦,若是被欣賞了,那自然就會被留下,但被留下之后是個什麼職也說不好,最有名的就是東方朔。

所以李不厭這種況才是朝廷上最普遍的,要是有人因為這個跟李息過不去,那他就是在破壞規則,他的孩子將來也別想走這一條了。

Advertisement

大家都不覺得有什麼,劉徹也更不覺得有什麼了,他笑著說道“只可惜,你們父子恐怕要在西域重逢了。”

李息抬頭有些茫然地看著劉徹“陛下的意思是……?”

劉徹說道“五皇子這一去就大半年,也該回來了,只是那里還有事沒有辦完,尤其是劫國王城不能就此荒廢,所以你先過去,到了那里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如果是別人聽了這個命令可能會心灰暗,覺得人生無,居然要被踹去吃沙子。

然而李息卻很高興,他在長安呆的真的是心驚膽,總覺得自己這條命是撿回來的,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被收回去。

現在能夠出去自然是最好的,而且是接替五皇子的工作。

皇帝沒有說太明白,但李息已經依稀聽出了還有別的很重要的事,他估著自己被發配過去可能也并不僅僅是因為劉徹看他不順眼。

有些人是知道風聲的,李廣利不是個大,但他邊的人魚龍混雜,多出了一點消息。

金礦的事大家不是很清楚,只是依稀知道那里很重要,所以也不是沒人想去的。

劉徹決定了讓李息過去也是沒辦法的事,他怕再換一個劉談看不順眼的人過去,劉談再把人給搞死怎麼辦?

他還沒有看那封信,只是被李廣利的死弄得有些擔憂,此時他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告知李夫人這件事了。

原本是好心讓小老婆的哥哥去撈點好,結果人沒了。

劉徹將個人放到一邊,又說了小烏孫的事,順便說出了劉談的想法。

丞相石慶聽后眼前一亮,作為一個石頭丞相,近些時日以來他的一直不太好,所以在朝堂上越發形了起來。

Advertisement

他已經很久沒有發表過自己意見了,此時卻忍不住說道“殿下大才,此法甚妙。”

劉徹此時就跟普通父親一樣,有人夸他兒子他當然開心,尤其是石慶這樣經常問他三句他說一句的主兒,能主夸贊劉談說明這個方法的確很不錯。

劉徹說道“接下來小烏孫的昆彌可能會朝,大家在他來之前商議出一個章程,不得虧待人家。”

大家瞬間就懂了,這是第一個擺明了要依附大漢的西域國家。

此前縱然是每到正旦之時就萬國來朝,但實際上那些國家都是墻頭草,在大漢面前會低頭,在匈奴面前也會低頭,關鍵時刻休想指這些人,但是小烏孫如果真的了附屬國就不一樣了。

這也就是陸懸年,所以大家對于他的機沒有懷疑太多,想一想,一個年君主在群狼環伺的況下,去尋找更強大的國家依附也是很正常的事

劉徹也沒指一次大朝會就將這件事解決,更何況就算有了初步方案,回頭也要跟陸懸商談的。

散朝之后,劉徹匆匆帶著那封信回到了未央宮。

當他看完一整封信的時候,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李廣利貪他是知道的,說實話,劉徹對那些金子的確不太在乎,所以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結果他似乎忘了跟兒子通氣,劉談在信里也沒說什麼,只是說無法忍李廣利這等欺上瞞下。

哪怕遣詞用句再簡單,劉徹也自覺明白了劉談的想法。

劉談在信里沒有提那十幾條命,他很清楚這些人命也就他當回事,所以他直接將責任都扛了,順便跟劉徹請罪。

可這件事劉談有錯嗎?沒錯啊,發現有人犯法就派人去捉拿,這沒有任何問題,至于后來的事怎麼看怎麼像是自作自

劉徹嘆了口氣,起去了李夫人的寢宮。

李夫人最近的心很是不錯,雖然兒子早早的被扔到了封地,但還打著再生一個的念頭呢。

的兄長們也都很爭氣,尤其是二哥都能帶兵去西域了。

李夫人本沒什麼見識,不知道將領跟將領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只以為李廣利這次回來肯定也能封侯,是以每次劉徹過來都會問問有關李廣利的事

然而這一天在剛見到劉徹就發現他的表很不好看。

作為寵妃,李夫人沒有陳阿那樣無視劉徹心的底氣,于是十分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劉徹,并且問道“陛下可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劉徹抬眼看了看李夫人說道“李廣利暴斃。”

李夫人一下子就傻了,剛剛還在做夢李廣利能夠封侯,結果下一刻就聽到了噩耗。

站在原地怔忪半晌才仿佛沒魂一樣說道“陛下……陛下莫要開妾的玩笑,妾……妾會當真的。”

劉徹沉默地看著,李夫人這時候才知道都是真的,瞬間眼淚奪眶而出。

李夫人就算是哭也是梨花帶雨,一邊落淚一邊哽咽問道“為……為什麼呀?”

劉徹看到這樣子又有些心,李夫人能得寵長相自然不差,再加上本人溫解意,最符合劉徹的審

劉徹忍不住嘆了口氣,將李夫人攬進懷里說道“他……他進了眼,那眼本來因為開采已經不甚安全,結果他進去之后就被墜落的石頭砸了頭。”

李夫人聽后哭得簡直是氣都不上來。

劉徹抱著許久,最后李夫人強忍悲痛說道“終歸是……是我這哥哥命苦罷了,陛下不要為我耽誤時間,妾……妾緩一緩就好。”

多麼知識趣的人啊,劉徹心中越發憐惜,賞賜了一堆東西之后就去理政務。

李夫人嗚嗚咽咽的哭了許久,這才一眼淚,轉頭看向邊的侍說道“傳信給三郎,讓他想辦法查一查,二郎到底是怎麼去的,好好的,他去礦做什麼?陛下不說,那這里面肯定有問題!”,請牢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