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漢朝搞基建 第110章 [三更]110

《我在漢朝搞基建》第110章 [三更]110

???

劉談坐在那里沒有任何作,唯有一直死死按著書案的手泛白泛青昭示著他現在的怒火多麼熾盛。

江充咽了口口水,再沒有剛剛那種應對自如的瀟灑,只剩下了濃濃的恐懼。

因為他發現居然在劉談的眼中到了殺氣。

這是之前他沒發現的,別說以前劉談沒生氣過,那個時候的劉談再生氣上的氣息也是平和的,讓人覺得就算惹他生氣可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現在……江充忽然意識到打下了劫國的劉談并不僅僅是有了軍功那麼簡單,他本也經過了戰爭的淬煉。

劉談似乎在竭力制著自己的怒火,過了好一會才咬牙切齒說道“便宜他了。”

李廣利死的太痛快了,只是被砸死而已,一瞬間的痛苦,而在這之前他已經了多年。

不過很快劉談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當初他敢讓李廣利駐守金礦就是因為這里有江充和霍兩個人。

就算江充在份上矮李廣利一頭,還有霍呢?他當初還叮囑霍在礦工中安眼線,霍對這件事真的不知嗎?

劉談想到這里豁然抬頭“請霍都尉過來議事。”

過來的時候就看到江充跟鵪鶉一樣的站在旁邊,一聲都不敢吭。

而江充看向霍的時候還拼命給對方使眼

這段時日劉談不在,因為李廣利,江充跟霍兩個人基本算得上是統一戰線,而且配合的也不錯。

走君子之道,能堂堂正正就讓李廣利渾,江充則是暗中下手,兩個人一明一暗配合的還不錯。

江充覺得霍不是那種腦子不靈的人,心也黑的,霍則覺得這樣的小人若是用得好也不錯,而且江充的確是喜歡走歪門邪道,但意外的還算不上一個純粹的白眼狼。

Advertisement

沖著這段時間的搭檔,江充愿意給霍提個醒。

看到他的眼之后心里就有了點數,走過去對著劉談行禮之后就開門見山“殿下可是要詢問李廣利之事?”

他這一句話把劉談原本已經想好的問話都給堵了回去,劉談只好看著他問道“李廣利行事放肆你不知?”

坦然看著劉談說道“知道。”

劉談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他“那你為什麼沒管?他難道還敢對你無禮不?”

李廣利最顯赫的份大概就是外戚,而霍不僅是外戚還是能臣,至很得劉徹青眼。

李廣利能混到現在絕對是個會看眼的人,他敢惹江充,甚至敢惹劉談,肯定不敢惹霍,霍若是警告他,他必然會收斂。

說道“此人心狹隘,視財如命,若是阻撓,他定然記恨在心,臣不怕,但臣如今是聽殿下命令行事,他不敢記恨臣,怕是就要記恨殿下。”

劉談一瞬間就明白了霍的意思,因為這是個小人,被這樣的小人盯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翻船,所以霍干脆放任自流,任由李廣利闖出滔天大禍再來收拾他。

如果單看事,這就是傳說中的釣魚執法。

可是利用人命去釣魚執法,劉談簡直不知道該沖誰發這個脾氣。

也是為了他著想,否則他怕什麼呢?

劉談這次終于忍不住站起來在原地轉了幾圈,轉的霍都擔心會不會氣壞五皇子的時候,劉談突然轉過頭來說道“我……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是我想你應該也明白,李廣利這樣的人我想要收拾他還不容易嗎?”

沉默半晌才說道“臣是怕殿下……回來的時候,李廣利會落井下石。”

Advertisement

落井下石?劉談哪里有讓李廣利落井下石的地方?

劉談先是想要反問,繼而明白了霍的意思,也就是說……霍從一開始就沒覺得劉談能贏,甚至他覺得能夠順利退兵就不錯了。

其實無論給誰看這一場仗贏面都很小。

這是典型的外行指導行啊,哪怕劉談手下有兩個行,那也都是紙上談兵之流,之前甚至沒有單獨帶過兵,連軍營都沒去過幾次的人,就這樣去奇襲一國。

誰都知道攻城比兩軍對沖要難一百倍一千倍,所以霍擔心的是劉談若是打了敗仗,李廣利又記恨在心,到時候劉談的日子怕是要不好過。

劉談緩緩坐下來,他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該怎麼說,最后只好說道“此事怪我,是我沒考慮清楚。”

和江充其實已經都做好了會被罵的準備,江充甚至擺出了經典姿勢頭一肩膀一聳,大有您隨便罵的意思。

也垂眸低頭,似乎不想再說什麼。

可誰都沒想到劉談憋了半天憋出了這麼一句,他們有些詫異地抬頭看向劉談,發現此時的劉談已經沒有了剛剛那種攜勝而歸的意氣風發,整個人都沉寂了下來。

剛想說什麼,劉談首先開口說道“既然李廣利都能瞞天過海,那他又是怎麼自己跑到眼去的?”

江充這時候也不像剛剛那樣跟講故事似的抑揚頓挫,十分快速說道“似乎是陛下派來的繡使者得到了陛下的示意,去警告了李廣利,李廣利收斂了一些,我……我得知之后怕他就此被輕輕放過,便上門假稱要問罪,誰知李廣利做賊心虛,竟然帶人反抗并且出逃,結果逃出去之后又被礦工圍堵,慌不擇路就跑到了礦場,然后試圖藏眼躲避,結果那個眼也本來就瀕臨坍塌,于是李廣利一行人皆被砸死。”

Advertisement

江充用了最簡單的方式敘述了整個事件經過,語氣很干干,但也不妨礙劉談能夠想到當時的形。

被礦工圍堵,這些礦工是恨了李廣利啊。

雖然說這麼看起來他也算是罪有應得,但實際上劉談還是覺得他死的太便宜了,就應該將那些死去的礦工家屬都給喊過來,然后把李廣利拉過去讓這些家屬隨便報仇。

劉談抬眼看了江充一眼“你膽子倒是不小。”

這件事肯定瞞不下來,劉徹也是要知道過程的,如果只看事經過,江充肯定是罪魁禍首,說不得劉徹就會拿他開刀。

江充苦笑了一下“此事……原就是我做錯了。”

江充原本也就是想要制李廣利,順便看看能不能拿到李廣利的把柄,這樣等劉談回來他就能邀功了。

誰知道李廣利那麼大一個人膽子居然比耗子還小,這就嚇得逃竄,如今他不僅沒功反而有過。

劉談沒說話,過了好半晌才說道“你去寫一封信。”

江充一臉茫然“啊?”

劉談說道“將你詐李廣利之前知道的事都寫一封信,給我,我會寫一份手書,屆時就說你是聽從我的命令去的。”

江充聽后先是一愣,繼而慢慢眼眶都紅了,直接往地上一跪說道“殿下,此事事關重大……”

劉談嗤笑“能有多大?死了個優伶而已,放心,父皇不會因為這件事而責備我的。”

有些遲疑“李夫人那里……”

李夫人還是很劉徹寵的,劉談剛回去或許因為有功不會被罰,但若是李夫人天天在劉徹面前哭,時間長了,劉徹的想法萬一變了怎麼辦?

“事涉后宮,你們就別管了。”

苦笑,雖然說是朝臣不應該過多關注后宮,但后宮能影響皇帝啊,能不關注嗎?

江充伏在地上痛哭流涕說道“臣謝殿下救命之恩。”

江充沒有再說什麼為劉談肝腦涂地之類的話,他這樣的人平日里花言巧語,這種話說過無數次,然而他自己心里都清楚,那是不回應驗的。

真正會被他放在心里的,他絕對不會隨便宣之于口。

劉談有些疲憊說道“行了,這件事到此為止,我要給父皇上書了,你們先去忙你們的吧。”

和江充對視一眼退了下去。

直到他們兩個出去,江充還在鼻涕,悶悶說道“殿下……殿下不會有什麼事吧?”

如果是劉據,霍就能肯定的說不會有事,當然劉據也不會跟劉談一樣。

這件事所有人的重點都跟劉談不一樣,霍和江充都在擔憂劉談沒辦法跟劉徹代,他們的重點是李廣利的死。

然而在劉談那里似乎李廣利的死才是無關要的那個,他在為了那些礦工心痛。

難得有些茫然,他不知道那些人為什麼會讓劉談這麼難過,只是一些礦工而已。

是以此時此刻,霍也很難回答江充。

和江充兩個人離開之后,劉談靜靜的坐在那里許久都沒

他一直盯著書案上的紙張,看上去似乎是在發呆,但實際上則是在思考整件事

似乎他從一開始就不該讓李廣利去駐守金礦,其實當初在做這個選擇的時候他就知道李廣利肯定會貪墨,更甚至他可能還在期盼著李廣利的貪墨,要不然怎麼會讓江充過去呢?

劉談知道到了他們這個地位的斗爭,無論是什麼樣的形態,不牽連別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牽連到的是江充這樣的人,劉談絕對不會有什麼心理力,因為本來就是一個站隊問題,投靠了李廣利的那些人沒有拿到好嗎?江充跑來跟他投誠沒有拿到好嗎?

這些人本就已經這個漩渦之中,也談不上什麼牽連不牽連。

然而那些礦工卻是真真正正無辜的人。

這次的事第一次讓劉談意識到,他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能量去影響許多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存。

十幾條人命,上這一課。

簡直是刻骨銘心。

劉談在想這些的時候,站在一旁的苗瑞眼看著劉談從天亮坐到了天黑,終于忍不住小聲說道“殿下……”

劉談回過神來說道“都這個時候了啊?之前忘了,等等吩咐下去,這個月所有礦工工錢翻倍,之前遇難的礦工也按照伍長級別發恤,還有他們的家屬,破例跟戰死孤同等待遇,回去別忘帶上。”

苗瑞見劉談終于開始下令這才松了口氣,剛想說什麼就聽劉談說道“別忘了跟都尉說,那些錢我來出,別軍餉了。”

苗瑞一躬就退了下去,劉談這時候才開始提筆給劉徹寫信。

劉徹收到信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天心都不錯了,他比所有人都提前知道劉談那邊的況,甚至連陸懸的況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雖然不是打匈奴,但……在過程中劉談也干掉了一隊匈奴騎兵嘛,那也算是近些年來難得的勝仗,他的心當然好。

此時李廣利的死訊還沒到他手上,繡使者也不知道該怎麼理這件事,眼看劉談回來就想打個時間差,跟劉談的信前后腳送上去就是。

于是劉徹聽說大捷布至京的時候,興的接見了使者,甚至還當著大臣的面拆了劉談的信。

不知道為什麼,劉徹總覺得這一次劉談寫信的語氣與以前有很大差別,字里行間都出了一清冷。

而劉談一共寫了三封信,第一封就是報喜,將戰爭的過程寫了一遍,順便給下面人報功,第二封是有關陸懸的,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附屬國,他沒敢說太多,是想讓劉徹拿主意。

前兩封無疑都算是好消息,如果真的按照劉談所說的做,那麼小烏孫就算得上是徹徹底底的大漢盟友,甚至比盟友更加關系切。

小一點算什麼?大漢難道不能扶持嗎?

在這種興的狀態下,劉徹拆開了第三封信,然后就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請牢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