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東最大城市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東最大城市

“先別!聽我說完!”

姚衛民單手摁著三兒的肩膀,用極低的聲音快速說道:

“我估計馬上還有大批巡邏人員趕到,你可以走,但不能原路返回,另外,自行車也不能騎了,容易被人聽到靜,明白麼?!”

“好,好,二哥我知道了!”三兒神,忙不迭點頭,但很快琢磨過味兒來,詫異低聲問道:“二哥,你不走?”

“現在下面正著,看上去很危險,但也是最好的時機,放心吧,我有辦法過江,你盡管回去,那兩輛自行車我會理,等我從那邊兒回來了會去找你們的!”

姚衛民鎮定說道。

“那……我跟您一塊兒過去吧,二哥不怕我就也不怕!”三兒見姚衛民如此鎮定,心緒也漸漸平復了些,堅定說道。

“不用,你把花黎在那邊的地址給我,我去找他就行,沒必要讓你跟著冒風險!”

姚衛民搖頭,臨時改變主意,決定不讓三兒跟著一塊兒過去了。

“二哥,我真的不怕……”三兒還想解釋,但姚衛民快速打斷了他,手上微微用力,“按照我說的做,別磨蹭時間了!”

“是!”三兒不敢再繼續耽擱二哥的時間,便連忙低聲說出了花黎在老子那邊的地址,然后按照姚衛民的命令,貓著子鉆了夜中快速消失。

看到他離開,姚衛民再次把注意力放回了岸邊的燈區域。

此時船上的人已經被控制住了,巡邏人員手里拿著武,吆喝著那些人陸陸續續從船上下來,全都抱頭蹲在了地上等待。

姚衛民趁著那里聲音嘈雜,也起離開了原來的地方,先是去遠把兩輛自行車收進空間,然后繞到了一塊巨石后面,等待著船上的人都被帶走,再開始行

Advertisement

他臨時改變了計劃,決定獨自一人乘船過江。

當初在廣州截獲呂萬金那船老件兒的時候,當場連船帶貨都收進了空間里,此時那條船還在空間里放著呢,正好可以拿出來使用。

看剛才的況,那些船老大即使上面有關系,也并不保險,何況每次都要運很多人一起過江,這讓姚衛民覺得還不如自己劃船更安全一些。

在巨石后面沒一會兒,遠路上就有汽車轟鳴聲傳來,巡邏的大部隊來了,開著汽車過來運走被抓捕的人。

姚衛民一直保持著警惕,避免被不斷劃過的手電筒柱掃到自己,最后更是著巨石蹲下,不再關注岸邊抓捕的現場。

最后,隨著巡邏人員的呵斥以及汽車再次響起的轟鳴聲,那輛載滿人的汽車開遠了。

停在江邊的黑木船也被巡邏人員劃走,這片區域漸漸恢復了之前的安靜。

姚衛民側耳聆聽,同時看了下手表,這時已經快接近夜里一點鐘了,四周俱寂,只有水浪涌的聲音不時傳來。

他又耐心等了會兒,這才緩緩起,仔細檢查者岸邊以及林地里的況。

直到確認四周再無人影之后,便快步來到了江邊,手腕翻,一艘木船憑空出現,漂浮到了水面上。

船上還保持著當初的樣子,船艙放置著大量的木箱,里面都是呂萬金曾經收購到的古玩件兒。

姚衛民縱上船,搖木槳,在夜中向著河對岸劃去。

在這之前巡邏人員剛抓獲了一批渡江嫌犯,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人這麼大膽,他們前腳走,后腳立刻渡江。

木船在水中緩慢行駛著,很快姚衛民就聽到了遠的江面上響起沉悶汽笛聲,那是老子的機船正在行駛,船頭的燈照出去很遠的距離。

Advertisement

他估算了下巨上的燈范圍,手中木槳的劃速度再次加快,

目前的況,需要趕在那艘貨船駛過前,快速劃過江心,不然被那巨上的人發現,必定會發出警示訊號,從而引來兩岸巡邏人員的阻攔追擊。

姚衛民神鎮定,手上不斷加快撥木槳的力度,木船的速度眼可見的增快,終于在那艘巨剛剛出模湖影子的時候,離開了江心位置,駛子的水面中。

木船距離岸邊還有段距離,姚衛民就開始機警的打量岸上的環境,一旦有老子的巡邏人員發現,那麼就會毫不猶豫的收起木船,躍水中避險。

好在他的運氣不錯,除了極遠的塔樓上還亮著燈,有荷槍實彈的戰士站崗放哨,岸邊并沒有發現巡邏人員的影。

嘩啦!

眼看船已靠岸,姚衛民用木槳往水里一撐,形高高躍起,落到了岸上,接著反手把木船收進了空間里。

做完這一切,他果斷轉,徑直朝著前方疾行而去。

一直來到了馬路上,這才取出自行車,騎上后再次加快了前進速度。

他的目的地是老子這邊的遠東最大城市,弗立基沃斯托克,也海參崴,經濟繁榮,產富饒。

花黎來到這邊后,就居住在這里的郊區,一個沃迪夫鎮的地方。

據三兒的講述,過了江之后,距離花黎所在的沃迪夫鎮還有大約180多公里的距離,以前三兒都是著走到天亮,然后花錢乘車過去。

而現在姚衛民則決定直接騎車趕到沃迪夫鎮。

他現在的質經過靈泉水的不斷蘊養,早已大大強于常人,論起耐力,就連專業運員也比不了他。

按照前世的記憶,一個專業山地車運員,一天的訓練量是10小時300公里,因此姚衛民覺得最多天亮時,他就能趕到花黎所在的鎮子上。

Advertisement

據提前準備好的地圖,姚衛民一路騎行,始終保持著平穩的車速,距離沃迪夫鎮越來越近了。

泛白,他走進了這座小鎮,趁著沒人把自行車收起,趕到了花黎的住址附近。

一夜騎行,力消耗有點兒大,姚衛民找了家中餐館,在一個靠窗的位子上坐了下來。

弗立基沃斯托克距離邊境很近,這邊的鎮子上也有著很多國的人定居,中餐館倒是隨可見,并不稀奇,很多國人來這邊開飯館兒,做買賣會更自由一些。

“哥們,打算吃點兒啥?”

他剛坐下,就有一個穿著服務員服的年輕男子走過來詢問,手里拿著單子,說著地道的東北話,聽口音也是從國過來的人。

“都有些什麼?”姚衛民平靜問道。

“吆,哥們頭一回來這邊兒吧?得,我建議你啊,試試這邊的三明治配果醬,雖然吃多了會膩,但你剛來這邊兒,偶爾嘗嘗還是不錯的,再給你加一份牛沖泡的玉米片,怎麼樣?”

那個年輕人笑著問道。

姚衛民微笑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年輕人很快端來早餐,放到了姚衛民近前。

此時距離老百姓的上班時間還早,店里并沒有幾個顧客,那年輕人見姚衛民一個人來吃早飯,便抱著托盤站在邊兒上閑聊起來。

“哥們,看你這打扮,不像是過來找活的吧?有親戚在這邊鎮上?”

姚衛民抬頭看了他一眼,笑著指了指對面的座位,“反正你現在也不忙,來,坐下聊會兒。”

那個年輕人朝廚房門口看了眼,痛快的坐了下來,“嘮會兒就嘮會兒,我姓魏,魏強,哥們怎麼稱呼?”

“我姓張,張民。”

“離鄉三分,要是張哥以后就在這鎮上落下了,那咱常聯系,有什麼事兒盡管吱聲!”

魏強大拇指向指了指自己,豪爽說道。

“哈哈……好啊,你來這邊多久了?”姚衛民笑著問道。

他趁著現在有時間,打算多了解些這邊的況,因此才跟魏強搭上了話茬,讓他坐下聊聊。

“來了有小三年了吧,打小爸媽就沒了,嚴格來說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后來老家混不下去,就來了這邊兒。”

魏強見姚衛民帶著笑意,很興趣的表,便繼續說道:

“張哥你是不知道,一開始來這邊語言不通,那個難啊,聽那些老子嘰嘰咕咕一頓白活,你都本不懂他說的什麼意思,別提有多悶得慌了。”

“聽你這意思,現在早就聽得懂這邊的語言了是吧?”

“那怎麼能說是聽得懂呢?應該說是相當悉了,不是我吹,放眼整個弗立基沃斯托克,能比我說這邊的語言流利的找不到幾個!”

魏強得意的拍了拍膛,語氣都提高了不

“哈哈……”姚衛民適時大笑,一邊吃著早餐,一邊跟魏強聊了起來,側面了解到不信息。

其中得知,最歡迎的老子酒品牌,沃特嘎的零售價,是35盧卜一斤,而綢的價格,魏強并不太了解,估著一米的話,怎麼也得要個一百三四十盧卜才能買到。

子這邊兒買綢是論米的,一米等于三尺,也就是說,一匹綢差不多等于13.3米差不多。

姚衛民跟他聊著,很快又得到一個重要信息。

原來在這個沃迪夫小鎮上,有著整個弗立基沃斯托克最大的酒業公司,維塔酒業。

這頓時引起了姚衛民的興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