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都市撿漏王 第698章 字畫里的龐大信息量

《重生之都市撿漏王》第698章 字畫里的龐大信息量

 經過一陣的推斷,陳三順覺得,那個唐海所說的海底巨墓,應該就是龍王墓,要不然,從秦代到現在,他看過那麼多正史和野史,很聽說過有其他的海底巨墓。

 如果唐海口中的海底巨墓真的是龍王墓,那很可能有簡便的方法,找到龍王墓的方位,準找到口。

 陳三順還記得,他們當初華夏考古隊,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斗,才偶然找到的,時隔一年之后,第二次找到龍王墓,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當時只是相隔一年,周圍海域的變遷不大,以前有他們做的一些簡單的標志,比如浮漂標志之類的。

 但經過百年之后,四周海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想要準定位,那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據說龍王墓是一個活地宮,是有一個巨大的旋轉機關,繞著一條軸心,慢慢地轉

 半徑是多,軸心在哪里,誰也不清楚,當時因為過的時間比較短,第二次尋找的時候,完全是因為做的標志,才勉強索進去。

 但現在不一樣,過去將近百年了,地宮已經移到了哪里,誰也不清楚。

 只是,從這幅字畫的文字解釋上看得出來,進龍王墓,貌似有捷徑。

 從這幅字畫上看,文字就這麼多,圖像就這麼簡單,肯定是沒有別的容了,但文字原文是這麼寫的“這片海域看似波浪翻滾,但在一個時辰之后,所有的船只將會被擱淺,這是我們船隊在此作業的第八年了,距離巨墓完,還有兩年,趁著退時間未到,眾人圍觀,本人繪畫,特此紀念建墓八周年。以后我還會畫,直到紀念這巨墓完為止。”

 這麼說來,那個唐海的字畫家,應該還會繼續做這樣的字畫。

Advertisement

 “三順,看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了嗎?”

 見到陳三順在第十四絹本畫上看了老半天,時而著下,時而冥思苦想,好像看出了蹊蹺,曾榮榮倒是好奇地問道。

 “嗯,不過,只是一小部分,我得繼續往下看。”

 陳三順道。

 “好,那這幅畫要拍嗎?”

 曾榮榮輕聲道。

 “要。”

 陳三順點了點頭。

 這幅畫非常重要,雖然他記憶力很強,幾乎是過目不忘,但畢竟是玄文,他腦海里對于這種字符的記憶不太,還是穩妥一些為好。

 “拍得清楚一些,多拍幾張。”

 陳三順輕聲道。

 “好。”曾榮榮點了點頭,而陳三順故意拿著一個絹本,在曾榮榮后攤開,裝著在看,其實是幫忙掩護。

 有了這個掩護,曾榮榮拍照也大膽了起來,連續拍了五張,查看了一下,聽清楚的,便輕聲道:“好了。”

 “嗯。”

 陳三順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趁著剛才的機會,陳三順把第十五個絹本看了一遍,不是關于龍王墓的。

 接下來是第十六…

 就這樣,到了第五十一卷的時候,陳三順終于看到了那悉的落款人,唐海。

 不過,此時已經是秦二十又五年了。

 從第一幅字畫上的容可以看得出來,還有兩年就完巨墓,之前是秦二十又三年,正午。

 正好是過了兩年,這一次,估計是完工了。

 只不過,看著上面的這幅字畫,并非在海里,而是在一座山的山頂上,山頂上站著一幫人,有十幾個人,確切地說,是十三個。

 其中是否包括唐海,陳三順不清楚。

 不耽擱,陳三順直接解讀。

 看了大概十分鐘,大概容已經出來,雖然有好幾句有些懷疑,貌似不太通順,但大概意思,陳三順也猜得七七八八。

Advertisement

 “終于完工了,站在起點上,看著遠的終點,心中甚是滿意,憾的是,我們嘔心瀝十年,這麼一個龐大的工程,卻不能告知天下,注定是我們錯付了,但上頭說了,我們的使命完了,就不必理會功名就,留名青史,也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或許,我們這些墓設計者,就這命吧,本人繪畫,以此懷念一起完這巨墓的部分兄弟,雖然有人在沒完就離我們而去,但我知道,他們在那個地方,也能看得見。”

 落款人,唐海,秦二十又五年,傍晚

 陳三順看完之后,又重復看了一遍這畫,上面就只有一座山,但這些文字里,藏著很多信息。

 首先,他們已經完了這個海底巨墓,然后站在起點上看遠的終點,這句話非常深奧。

 可以理解為,他們所在的這座山,就是起點,是他們開始設計那個巨墓的時候,在這里設計的,而眺終點,指的是,可能龍王墓所在位置。

 但據陳三順所述,他們華夏考古隊當年得知的信息,龍王墓是一個移的地宮,相隔一年之后,第二次尋找的時候,證明了這一點,跟他們之前所在的位置,發生了幾公里的偏移。

 但速度,當時沒能準地算出來,數據估計也丟失了。

 畢竟后來的華夏,慘遭太國的侵略,國家,很多考古文獻也因此被燒毀,而且當時沒有網絡,無法及時存檔,實一旦被摧毀,基本上就斷了,沒了,弄不回來了。

 其次,從文字上獲得的信息中說到,工程完了,但不能告知天下,從這一點看,跟龍王墓非常像,更加確定了陳三順的猜測,很可能就是龍王墓沒錯了。

Advertisement

 因為龍王墓里藏著龍脈,龍脈代表著華夏的氣、運,這麼重要的東西,始皇帝怎麼可能告知天下,這不等于告訴別人,龍脈就在里面嗎?

 不過,陳三順有個疑點。

 如果是始皇帝讓人建的地宮,他的做法,基本上都是讓這些人陪葬在里面,而唐海還有機會在山頂上眺,說明他還活著。

 不太像始皇帝的風格。

 當然,也有特例,比如他們所在的年代是始皇帝剛上位沒多久,當時還沒那麼狠,所以索繞過了他們。

 最后一點,那就是唐海的份,容上提到他們是墓設計者。

 為倒斗四大家之一的搬山派掌門,他自然知道墓設計者這個行業,在古代是很歡迎的,就跟現在的建筑設計工程師差不多,不過,在地下設計建筑,比地面上要艱難得多,考慮得非常多。

 尤其是古代墓里面的講究特別多,不但需要風水知識,還需要各種地下設計,承能力,還有各種墓忌諱的東西,林林總總,需要一個非常龐大的團隊。

 龍王墓陳三順進去過兩次,對里面的壁畫,石柱,各種各樣的浮雕,雕像等等,都是嘆為觀止的。

 所以說,唐海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員,在歷史上,應該有名。

 回頭,他要仔細查一下這個小人,看看他們還有沒有子孫后代,如果有的話,這麼宏偉的地下宮殿,唐海肯定會把一些信息給自己的后代,代代傳承下去。

 “榮榮,這張,繼續。”

 陳三順說罷,又抓起了另外一個絹本,估計來到曾榮榮的后面攤開看了起來。

 曾榮榮跟陳三順非常默契,快速拍了幾張,查看之后,發現很清晰,倒是輕聲道:“搞定。”

 “收到!”

 陳三順又把絹本放了回去,顯然看完了,繼續往下看。

 就這樣,陳三順花了兩個小時,把所有絹本和黃皮書看完了,憾的是,沒有再見到關于龍王墓,甚至唐海的任何信息。

 此時,外面已經天黑,畢竟已經將近晚上七點了。

 大家伙有好幾個人淘到了喜歡的書籍,見到陳三順他們還在看,馮秋生提醒道:“三順,要是看不出來,我們就不看了,反正這樣的機會,不是誰都可以拿到的,大不了,明天正常排隊唄,不著急,多給自己放一天假而已。”

 “師父,我看完了。”

 陳三順語不驚人死不休。

 “什麼,看完了?你全部都看得懂?”

 馮秋生吞了一下口水,因為自己聽錯了,其他人也很驚訝,搞了半天,還以為陳三順因為看不懂而糾結呢,沒想到,人家是看懂了,還全部看完了。

 “牛!”

 劉海和楊同時豎起了大拇指,他們倆看了一陣之后,發現連一個字都看不懂,便悄悄離去,到其他書架去看書了。

 “沒有全部看懂,半懂半猜,不過,基本容是大概看懂了。”

 陳三順如實道。

 對于協會的人,他沒必要瞞。

 “好樣的三順,不愧是我們蜀隊的中流砥柱啊。”

 馮秋生豎起了大拇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