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四年,十月一日。
李世民在明德門主持出征儀式,滿朝的文武百,俱參加送行。
李世民先義憤填膺的細數薛延陀的罪狀,下達了征討薛延陀的命令,發朔、並、汾、箕、嵐、代、忻、蔚、雲九州兵鎮朔州,勝、夏、銀、綏、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鎮勝州,靈、原、寧、鹽、慶五州兵鎮靈州……
隨即開始點將。第一個指派的便是兵部尚書李績,任命李績為朔州道行軍大總管,全權負責對薛延陀的戰事。又給李績安排了四員能征慣戰的大將,分別是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右衛大將軍李大亮、涼州都督李襲譽、營州都督張儉,他們四人分別為慶州道行軍總管、靈州道行軍總管、涼州道行軍總管、營州道行軍總管,協助李績破敵。
至於杜荷,讓李世民任命為朔州道行軍副總管,領本部左威衛軍,直接聽命李績調遣。
下達了這個命令,李世民的眼神往杜荷所在的地方一瞟,出了別有深意的微笑。
「耶!」杜荷沒有在意,暗中呼了一聲,揮起了拳頭。
朔州道行軍副總管的地位不低,在出征的大將中僅次於李績、張士貴、李大亮、李襲譽、張儉這五位大唐老將。這雖是次之,可李績是行軍大總管,三軍統帥,作為他的副手,地位在實際意義上並不比張士貴、李大亮、李襲譽、張儉相差多。
此時此刻他恨不得抱上李世民一頓猛親,因為他手中的左威衛軍多達一萬之眾,作為李績的副手,說也能從他手中分到一些兵馬,意味著這一次出征,他能夠指揮的軍隊至不下兩萬。比之以前的五千、七千,相差可大多了。
大軍集結,誓師北伐。
對於杜荷的出征,妻兒父母早已有了心裏準備,但那濃濃的眷之,卻無法掩飾。
杜荷先拜別父母,然後再與妻兒告別。
與長樂、李雪雁、武娘做了簡單的談,杜荷也顧不得在大庭廣眾,將長樂摟在懷中細語說道:「等著我,孩子出生之前,我一定趕回來,用勝利來迎接他的降世……」接著又分別給了李雪雁、武娘一個擁抱,說了一些安的話。翻躍上了馬背,向家人招手示意,揚起手中馬鞭,策馬隨軍北上,一耀眼的明鎧,在朝的照之下,閃閃生輝。
這第一站是朔州。
李績作為朔州道行軍大總管,朔州儼然了北伐軍的大本營,徵集的九州兵也在朔州等候李績的到來。
薛延陀經過多年的發展,兵馬已達三十萬,三十萬全部都是於騎的騎兵。這一次,大唐出的北伐軍也多達二十五萬,是近年來大唐出征規模最大的一次。
表面上大唐二十五萬大軍比不上薛延陀的三十萬,但事實上大唐這二十五萬大軍的戰鬥力,早以超過薛延陀的三十萬,不論是哪個方面。
杜荷跟隨李績沿著直道北上,經過十多天的奔波,大軍抵達朔州。
張士貴、李大亮、李襲譽、張儉四位鎮守邊疆的大唐戰將,在已經離開領地,在朔州等候李績的到來,參加此次北伐的首次軍事會議。
不過迎接的四位大將臉都不怎麼好看,李績的到來讓他們勉強出了一個微笑。
李績立覺有異。
他不是侯君集,擔任兵部尚書之後,很重視與唐朝諸將之間的關係。張士貴、李大亮、李襲譽、張儉都是唐朝的老將,與他有十多年的,若不是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他們還不至於給一個這樣的臉。
「怎麼了,諸位將軍?」李績面嚴肅的問了一句。
張士貴道:「可恨的薛延陀,剛剛得到消息,他們洗了黑城,城中兵卒百姓,無一倖免。」張士貴在小說中是臭名遠揚,尤其是在《薛仁貴徵東》裏,更是將他刻畫了一個卑鄙無恥,屢屢陷害薛仁貴的險小人。
其實這都是小說家之言,真實的張士貴是一員經百戰的大將,他出生於將門世家,膂力過人,箭法超群,左右手無空發。隋朝末年,召集了一夥流民作,攻剽城邑,號為「忽峍賊」。後來投奔李淵,隨李世民西征,消滅了西北的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隨後又被任命為「馬軍總管」,以劣勢的兵力擊敗了王世充的五萬馬步聯軍勁旅,創造了以勝多的騎兵戰例。
此後他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最早為李世民心腹的大將之一,玄武門之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一位戰績戰功毫不輸於秦瓊、尉遲敬德的大將。
他材修長,面貌白皙,看上去不像是南征北戰的大將,倒有幾分儒將風采。
此刻他怒目圓瞪,揮舞著手臂,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李績聽到這個消息,一言不發,眼中燃起了熊熊火焰。
黑城是位於長城外的一座土城,很小,只有駐軍一百餘人,城裏的百姓也不多,老弱婦孺加起來不過兩千餘人。也不全是唐人,各民族的都有,因為在大唐與草原的匯,居住的百姓多為草原人與唐人通婚後的居民。他們早已漢化,以唐人自居,也與唐人無異。黑城窮的很,住的都是樸實的居民,薛延陀的游擊軍連進攻的慾也沒有。面對長城外不時出現的薛延陀的兵馬,守兵只要關上城門,即可保證萬全。
然而薛延陀屢攻長城不果,沒有取得任何戰績。如今大唐出兵的消息又傳草原,薛延陀的游擊部隊已經得到了命令,打算折反了。有些薛延陀的游擊軍不願空手而回,就瞧上了什麼也沒有的黑城,洗了黑城。
黑城兵將寡,一百餘兵卒戰至最後,全部陣亡。
張士貴、李大亮、李襲譽、張儉四員大將得到消息,氣得是義憤填膺。他們四人沒有一個不是在沙場上踩著無數才有今日的就的大將,雖然他們兵馬都不在朔州,但都帶了不的親兵,一合計直接殺向了黑城。只是為時已晚,茫茫草原不知敵人去,黑城已經是一片死域。
四位將軍回到朔州,正好聽聞李績到來。
他們跟李績關係不錯,可氣在心頭,笑容又怎麼的出來。
「可恨!」杜荷在一旁聽到火氣也衝上了腦門,心道:「老弱婦孺都不放過,這群人跟禽有什麼兩樣。」他忿忿不平,雪無影似乎到了主人的心,打起了響鼻,他著雪無影的鬃,心中一,問道:「四位將軍,不知薛延陀的那伙游擊軍是什麼時候離去的。」
張士貴看了杜荷一眼,認出了他,知道他是道行軍副總管,地位並不遜於他,也道:「大約一個半時辰以前……」
杜荷忙道:「還好,來得及……大總管,末將請命,願率麾下兩千選鋒軍為黑城軍百姓報仇。」
李績看了杜荷一眼,道:「你有幾把握……」
杜荷斬釘截鐵的達道:「追上這伙畜生有十把握,至於全殲,暫不清楚。但只要對方沒有與大軍接頭,有十把握取勝,便是對方有大軍支援,末將也可以保證全而退。」
李績識人眼極準,深知杜荷能耐,當即下令道:「許你出戰,取勝之後,以擒來的薛延陀降兵悼祭黑城亡靈。」
「是……末將明白!」杜荷冷笑著領命,臉上充滿了殺伐之氣。
杜荷讓薛仁貴、羅通代為指揮自己的左威衛軍,領著席君買,上拓拔無雙呼嘯著向西方追去。
神鷹猛兒在天空中翱翔,正是因為有它的存在,杜荷才會誇下海口。
鷹的眼睛與人有著天差地別,它在高空中能看清楚十幾公裏外一隻小的一舉一,猛兒乃是鷹中之王,在科技落後的古代,無疑就是人造衛星。
它在得到了命令之後,騰飛於高空。
憑藉那出眾的目力,很快就察覺了西北有一兵馬,正快速的往西方方向急行。
猛兒分辨不出數量,但經過訓練,卻能分辨出大致多寡,它在空中兩聲,意味著有千餘人的兵馬,數量在一千到兩千之間。
拓拔無雙也是草原人,深知草原騎兵的速度,此時道:「將軍,追不上了。草原騎兵擅於奔襲,他們先我們一個多時辰,我們騎兵的速度本就不及他們,勉強追趕,即便強行趕上,也是人疲馬乏,戰時不力。」
席君買寒聲道:「不怕,我選鋒軍是銳中銳,每一個兵卒從軍之齡都在十年以上,便是急行三天三夜,依然有一戰之力。」他也聽說了黑城一事,也是心如火燒,不願放棄追擊。
拓拔無雙是草原人,對於這種事看的很開,並沒有那怒火,依舊保持著一定的冷靜,道:「正因為選鋒軍是銳中銳,才應該用在關鍵的時候,而不是消耗在這裏。」
席君買紅著雙眼怒喝道:「我輩從軍,保國護民,黑城百姓讓他們屠殺殆盡,讓我不聞不問,我做不到。」
「別爭了……」杜荷打斷了兩人的爭執,沉聲道:「無雙說的有理,但君買也是無錯,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放心吧,我有更好的辦法,能夠讓這群畜生自己送上門來,為黑城百姓償命……」說到這裏,他的臉上一片肅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一朝穿越,睜開眼睛就是四處搜刮、窮兇極惡、歇斯底里的抄家現場。 爹是貪官、娘是極品、哥是紈绔……面對著明晃晃刀鋒,穿成小豆丁的薛明珠默默的從荷包里摳出一粒金瓜子,緊緊藏在手中…… 排雷: 1.女主穿成六歲小豆丁,有某些被身體同化的行為。成年之前,不談戀愛,周知。 2.可以留下對文文的喜歡或者不喜歡,但請不要人身攻擊作者。 一句話簡介: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現代吃貨穿越深宮,底層掙扎小透明一枚,好在宮里的伙食不錯,湊合湊合也能過。 誰料想,那幫女人戲真多,沒事兒就喜歡瞎蹦噠,那就不客氣了,不爭寵難道蒸饅頭?! 入宮第一年,她不受寵! 備受欺負! 入宮第N年,她寵冠六宮! 卻成了眾人的眼中釘! 不想當皇后的寵妃不是好廚子!既然皇帝總要有大老婆,那為什麼不能是她! 誰說帝王最無情,她偏要成為帝王的心尖寵! 斗賤人、俘君心、生包子,夏如卿從此踏上深宮奮斗的不歸路!
二十一世紀醫學博士江晚寧因故身亡,醒來卻發現自己變成了相府癡傻嫡女,還被偽善的後娘妹妹打暈替嫁,就在江晚寧絕望之際,發現自己竟然能靠意念將上輩子所用過的醫藥用品實體化,而她的準丈夫,那位傳說中病入膏肓的王爺似乎並沒有生病……
林鈺兒在梁國上重生了,因為皇帝忌憚北戰王,她被皇后設計利用嫁給北戰王為妾,陰差陽錯成為了北戰王的正妃,在這個人命如草的梁國,來自現代的她,只是一個有著美麗容貌的柔弱女子,她沒有別的的天賦,她只能依靠北戰王,為了自己的母親,她必須活下去。她還要帶著母親一起活下去。于是,她用自己的經商能力謀生,她自己高超的智商行事,她一步一個腳印,開始在這個崇向武力,戰火紛紛的世界中走出一條路來。
穿越成不受寵,小命還隨時要丟的倒霉皇后,葉蘭心很方。為了保命每日與頂頭boss—皇上,太后斗智斗勇,她立志要做“最賢(閑)皇后”。到最后,葉蘭心不用擔心小命了,可卻每日被皇上追著跑!葉蘭心欲哭無淚,說好的皇后只是個擺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