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大笑:“看,惱怒了。”
胤礽追著胤禔一頓捶。
胤禛背著手道:“就算汗阿瑪不當皇帝,大哥大概還是會一直被皇帝捶。”
胤祉羨慕道:“我也想。”
胤禛瞪大眼睛,倒吸一口氣。
我這三哥怕不是有什麼病!
胤祉嘆了口氣,然后挽起袖子:“太子二哥!我來幫你了!”
胤礽:“好!你繞到前面去!”
胤禔:“老三,你找死!”
胤禛撓了撓頭,也跟著加了圍堵大哥的行列。
胤祺絕地閉上雙眼,然后毅然決然地睜開眼,也沖了出去。
要合群要合群,哪怕被大哥揍也要合群。
康熙背著手路過,微笑著點點頭。
很好,有弟弟們幫忙,以后保要揍保清,肯定比我更輕松。
就該揍死這只大兒子!
常泰沉默著跟在康熙后,仍舊充當著康熙的侍衛。
康熙回頭道:“你能不能走快一點,每次和你說話還要轉頭,我不累嗎?”
常泰無奈上前幾步:“皇上,太上皇,臣是侍衛,不能和您并肩,能不能饒了臣?”
康熙道:“反正你很快也不當臣了。你想明白了?你不幫著你外甥練兵?他還是需要老臣幫助。”
常泰道:“施家兄弟很能干,海軍給他們我放心。鄂倫岱也想去海軍,不想一直待在安南和兩廣。他歷練一番,也不是擔不起海軍將軍的職位。機遇要留給年輕人。我也想卸下重擔四走走。您不會嫌棄臣吧?”
康熙笑道:“我嫌棄你什麼?當日不是說好了嗎?你陪著我四逛逛。還有唐先生,他也說要致仕了。你們一個個啊,居然都不陪著保。”
常泰道:“我們都陪著保。您也一直陪著保。我們又不是出去玩,也是在為大清做事。”
常泰第一次在康熙面前稱呼胤礽為“保”,而不是“太子”。
他第一次在康熙直白地顯出對這一位外甥深沉的意。
康熙對常泰逾矩的稱呼沒有什麼想法,自然地接著道:“你說得對。我們都沒有離開他。”
他看向被一眾弟弟們攆得上躥下跳的大兒子,笑道:“你退了也好。培養了這麼多年輕人,我們這些老人也確實該給他們讓路。走!他們把保清抓住了!我們也去踹保清兩腳!”
常泰翻白眼。
他有點后悔,自己是不是不該答應姐夫,陪他出去周游世界?他總覺得以姐夫的格,未來他會很難過,比當大清的海軍將軍更難過。
但誰讓他當時答應康熙了呢?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
群臣們準備登基大典,比準備太子大婚容易多了。
前者有例可循,還有康熙兜底。
康熙這禪位雖來得急,但良辰吉日也好找。
七月流火之時,胤礽的登基大典便開始了。
胤礽本想讓出乾清宮,但康熙不許。
康熙給太后新修了寧壽宮之后,太后如當初太皇太后一樣,并不住正殿,只住寧壽宮后院偏殿禮佛。
于是康熙便暫時住在寧壽宮正殿,之后再慢慢修太上皇的住所。
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他大概也不會在宮里多待,所以無所謂。之后慢慢想,喜歡哪里就住哪里,比如東煌宮就不錯。
康熙說完就搬東西,東西沒搬到寧壽宮,搬到了東煌宮。
大臣們分外無語。
康熙當皇帝的時候就視規矩如無,現在當了太上皇更是如此。
咱們這位太上皇上說著去寧壽宮,轉頭就住進了東煌宮,還自詡給禮部大臣面子。
見康熙住進東煌宮,胤礽松了一口氣。
東煌宮恐怕比乾清宮還舒服一些,他汗阿瑪住在那里,他才放心。
移宮一事妥當。
康熙換上了新做的太上皇服飾,牽著穿上皇帝服飾的胤礽,一步一步走到太和殿廣場。
胤礽偏著頭,小聲道:“汗阿瑪,你這像在送兒子出嫁。”
康熙笑著訓斥:“登基呢,嚴肅點。”
站在他們后,被親王禮服得渾不舒坦的胤禔道:“汗阿瑪,保,你們倆都嚴肅點,登基呢。”
后面一眾小阿哥們都忍著角上翹,忍得很辛苦。
太子哥哥要登基了,他們本來很高興。
但到了太子哥哥換上皇帝服飾,一步一步走向太和宮,他們在太子哥哥后看著太子哥哥的背影時,他們又害怕了。
他們擔心變皇帝的太子哥哥,還是不是他們的太子哥哥,還會不會對他們一如既往的好。
結果汗阿瑪和太子哥哥、大哥幾句話,就把他們心中疑慮打消了。
無論穿上什麼樣的服,無論戴上什麼樣的帽子,太子哥哥還是那個太子哥哥,汗阿瑪、大哥也還是那個汗阿瑪、大哥。
咱們一家人永遠還是那麼開開心心。
“接下來的路,你要自己走了。”康熙不舍地松開胤礽的手。
面前是排兩列的文武百。
胤礽將從文武百中走過,獨自登上太和殿高高的臺階,走到太和殿龍椅前,俯視著所有人,然后坐在龍椅上。
這段路,只有胤礽自己能走。
胤礽點了點頭,攥雙手,邁開了步子。
穿過文武百,邁上白玉階梯……一步、兩步,胤礽神突然恍惚。
他的視野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場景,耳邊響起了不該出現的聲音。
“太和殿是大清朝歷代帝王舉行重大朝典的地方,登基大典也在這里舉行。”
“太和殿舉辦的最戲劇彩的登基大典,當然是東煌帝的登基大典。”
“康熙帝在東煌帝大婚的時候禪位,將一頭霧水的東煌帝送上皇位。之后東煌帝也有樣學樣。”
“康熙帝和東煌帝是大清最偉大的兩任帝王。他們的就和能力,縱觀整個歷史長河,也能排上前五。”
“憾的是,他們的王朝畢竟于封建時代末期,即使再雄才大略,也被階級所束縛,有心改革,無力回天。”
“他們在時代巨變中為華夏留下了良好的基,但不能挽回大清頹勢,更不能阻攔整個封建社會的崩塌……”
一個脖子上掛著耳機的男大學生一邊聽著導游小姐講解,一邊抬頭看天。
與此同時,胤礽也抬頭看天。
他正站在太和殿門口,太正照耀在金鑾寶殿的琉璃瓦上。
然后那位男大學生和胤礽同時將視線放平。
一人繼續往前走,一人回頭往后看。
他們倆的視線仿佛匯在了一起。
當胤礽走過那位男大學生的邊時,虛幻的時空破碎。
他邁步走向龍椅,坐在了龍椅上。
龍椅下大呼萬歲。
胤礽抬起手。
“平!”
——
登基大典后,康熙正在東煌宮喝茶休息,琢磨著自己什麼時候再出宮。
后宮妃嬪們有孩子的都被康熙準許,當孩子出宮建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住,沒孩子的或者孩子還小的,就去了寧壽宮。康熙想帶誰出去玩就招招手,太妃們跟著一起走,瀟灑極了,覺還能再生幾個。
理完后宮嬪妃們的事,康熙覺得,自己該再次出發了。
“太上皇,太上皇,不好了!”趙昌尖著沖進來。
康熙皺眉:“何事如此慌張?”
趙昌撲通跪下:“皇上帶著皇后留書出走啦!他說讓太上皇您監國,他還年輕,要和皇后多玩幾年!”
康熙:“?!!”
康熙一腳踹翻了椅子,暴怒道:“還不快把那個不孝子給朕追回來!!”
阿鸞早就該知道,自己只是雙胞胎姐姐的替身。 姐姐逃婚,她以姐姐的身份嫁入宮中做了皇后,因有一張與姐姐一模一樣的臉,便享盡了皇帝的柔情榮寵,讓她難分真假,深陷情牢。 可當姐姐回來時,她還是要將身份與愛人拱手相讓。 只是她不甘心,費盡了心思,用盡了手段,最后還是一敗涂地。 重活一回,她想開了。 是皇后當得不舒服?還是后宮美人不好看? 這替身愛誰誰當去吧,她不想干了。 …… 宮闕深重,褚沂川起初只想活下去。 后來他得脫樊籠,又想要好好報答皇嫂。 再后來,他心底藏起一個秘密。 他想要皇兄的女人。 PS:替身不回頭,渣男火葬場。 男主是皇帝的弟弟,年下姐弟戀。 小白架空,就不要考據了吧XD
謝蟬是個孤女,從小寄人籬下 爲了活下去,她小心翼翼,嘔心瀝血,累得像條狗 十四歲被迫嫁給皇子李恒,十七歲成爲皇後,二十壹歲病重而亡 殚精竭慮壹生,彌留之際,她只有壹個心願:甯願封號被廢,也不要和渣了自己的皇帝同葬壹穴 老娘累了,不伺候了 再睜開眼時,謝蟬發現自己回到了過去 原來的謝家孤女消失不見,她穿成江州謝家小九娘,堂兄是個熟人,前世朝廷裏刻薄暴戾的奸臣謝嘉琅,以後會權傾朝野,成爲皇帝的心腹大患 前世,謝蟬是皇後,謝嘉琅是臣子 重生後換了個身份,謝蟬痛定思痛:前世累成狗,還被狗男人渣,這壹次她決定躺平,安心做壹條圍觀宰相的小鹹魚。 * 李恒無情無義,爲了權力可以犧牲壹切 他曾以爲,和謝蟬之間的愛恨,可以糾纏壹輩子 回首時,卻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 江山萬裏,生死永隔。 * 年輕時,謝嘉琅嚴峻剛正,鐵面無私,受萬民敬仰 後來,他大權在握,遭萬人唾罵 每年春天,謝宰相會做壹盞燈 他擡頭仰望天穹明月,低語:娘娘,燈做好了 可是娘娘死了啊。 【閱讀提示】 1、無血緣關系,親緣關系存續間,只有親情 2、女主沒有穿越換身體,因爲重生後命運改變,誤以爲自己穿越了。 3、因爲前世有配角穿越,是女主身邊的女官,前世唯壹壹個離開後宮的人,所以分類是古代穿越頻道。
玉梓婉,現代的世家貴女,她精通醫術,中西醫雙修,聞名中外。 一場意外,她不幸殞命,竟然魂穿至架空的古代,變成當朝丞相之女。 母親早亡,繼母當家,她即便身為嫡女,日子也不好過。 一道聖旨,她被賜婚給成王做側妃,繼母的女兒則賜婚於瑞王做正妃。 姐妹兩個同天出嫁,最後她卻陰錯陽差的成為了瑞王妃。 瑞王,當朝二皇子,皇帝最寵愛的兒子,年紀輕輕就有戰神的美譽。 可邊境一戰,瑞王身中劇毒,雙腿盡費,尋遍名醫也無法根治,終身隻能躺在床上。 麵對這樣的丈夫,玉梓婉本對他就無男女之情,是救還是不救?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身心幹淨。
被大白鵝叨了一口而栽進魚塘中的于荔,怎麼也沒想到再醒來就是面臨被咸豬手解扣子的場面!哼!敢對一個會扔鉛球的體育生動手,那純粹是活的不耐煩!而于荔沒想到后面還有更慘的,她居然穿在了食不果腹的逃荒路上,前有悍匪暴虐兇殘,后有無良大嫂虎視眈眈。不怕!反正空間在手,米面不愁。逃荒路上野狗多,那就出來一個踹一個!只是,那個半道兒冒出來的俊小伙,你究竟是怎麼回事?為啥要追著我喊媳婦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