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洪武年間小神醫 第一百一十章:土豆和紅薯的種子呢?

《洪武年間小神醫》第一百一十章:土豆和紅薯的種子呢?

 “至于山谷在哪,臣早已經忘記,只剩下土豆和紅薯。”

 陳松一臉平靜,沒有任何波瀾,看上去本不像是在說謊。

 朱標也沒有追問,反正紅薯和土豆就在眼前,至于那個山谷,已經不重要了。

 陳松若是記得,去一趟也無妨,若是忘了,忘了就忘了。

 “殿下,今晚就睡在臣這里?”陳松看了看外面黑暗的天空,看向朱標。

 朱標倒是沒有拒絕,“好,那就睡在你這里吧。”

 “那臣先去安排!”陳松站了起來,走了出去。

 房間有限,朱標的那些侍衛人數太多,所以只能在陳松家的周圍安扎營帳。

 畢竟不是行軍打仗,所以營帳的規格也不用那麼高。

 朱標睡在陳松的房間中,而陳松和朱靜安睡在客房中。

 七八個侍衛站在房間周圍,防止任何人接近。

 朱標在路上奔波那麼長的時間,頭剛一挨著枕頭,就進了夢鄉。

 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朱標才起床。

 午飯是陳松做的,主要食材就是紅薯和土豆。

 豬燉土豆,燒土豆,炒土豆,涼拌土豆等等。

 至于紅薯,因為用沒有土豆那麼廣泛,所以陳松煮了紅薯粥。

 一桌子紅薯土豆,熱氣騰騰。

 朱標端著碗,手中的筷子就沒有停下來過。

 又不是正式場合,所以陳松和朱靜安陪坐在旁邊。

 朱標一邊吃,一邊贊賞,“好吃,太好吃了。

 沒想到這土豆竟然是亦食亦菜的好東西,不錯,不錯啊。”

 “殿下,其實土豆和紅薯也能加工類似于面條之類的東西,臣稱之為條。”陳松坐在朱標的旁邊,開口說道。

 朱標停下手中的筷子,看向陳松,“此話怎講?”

 “殿下,小麥可以磨面條,大米也可以磨,那土豆和紅薯為什麼就不能磨條呢?

Advertisement

 臣之前實驗過,土豆和紅薯完全可以磨,也完全可以做條。”陳松耐心的講解著。

 朱標對土豆和紅薯的了解都來自陳松,陳松說什麼,就是什麼。

 “可是,這東西真的能做你說的條嗎?”朱標問道。

 陳松指著桌子上的一個瓷碗,碗里面是涼拌紅薯條。

 這紅薯條是陳松從醫院的倉庫中弄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順勢將條拿出來。

 朱標從一開始就看到了碗中的條,雖然樣子和普通面條有區別,但朱標還是以為那只是普通的面條,所以沒做關注,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土豆上。

 “殿下,此就是用紅薯做的紅薯條。

 將紅薯切片曬干,然后磨……”

 陳松指著條,講解著紅薯條的制作過程。

 紅薯條的制作過程非常簡單,純手工就能制作,拿到這個時代,并無不可。

 土豆條的制作方法和紅薯條的制作方法大抵相同。

 “……

 紅薯條和土豆條耐保存,只要保存得當,能存放好幾年。

 也耐運輸,只需要用一麻繩扎起來,不要遇見水就行。

 行軍打仗時也可用到,將土豆條和紅薯條放進煮開的鍋中,不大一會兒就了。

 ……”

 陳松詳細的說著條的優點。

 條的優點確實很強,后世的時候,經常有拉著條走街串巷販賣的三車。

 那些條被貨主用麻繩綁起來扔在車上,只要不遇到水就沒有大問題。

 起初,朱標雖然聽的認真,但并無其他反應。

 可是等陳松說到可做軍糧時,朱標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你的意思是說,此從開始煮到煮,只需要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朱標指著碗里的條,皺著眉頭。

Advertisement

 陳松確定的道:“是的殿下,此煮起來非常方便,運輸方便,吃起來味道也不錯。

 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條便宜,要比米面便宜不知道多

 小麥大米一畝地也就產糧兩三百斤,好的話也不過三四百斤。

 可是紅薯和土豆,一畝地可達數千斤。

 若是用小麥或者大米充當軍糧,一畝地撐死支撐兩三個士兵一年的總量,甚至還不夠。

 可如果用土豆和紅薯呢?別說兩三個了,就是再來兩三個,也能養活。

 臣不知道朝廷軍隊的軍糧是什麼,但條用來當做軍糧最合適不過。”

 陳松這番話就像是有什麼魔咒一樣,將朱標的心煽的躁起來。

 陳松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殿下,土豆和紅薯不挑地,好養活。

 殿下想想,別的不算,是在軍糧上,每年要為朝廷省多錢糧?”

 朱標夾起條,送進里。

 一奇特的口籠罩口腔,勁道,彈牙,爽

 再加上后世調料的滋味,更是讓朱標罷不能。

 “不錯,此味道確實不錯。聽你所言,若是用為軍糧,確實可行。”

 說到這里,朱標突然嚴肅起來。他放下手中的筷子,一臉認真,“紅薯和土豆可以改變朝廷國運,這是重于泰山之

 我問你,如此重要的東西,種子在哪?我來了之后,只見過紅薯和土豆,可卻沒見過種子。”

 土豆和紅薯的重要不言而喻,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種子。

 如果沒有種子,那說出花來都沒什麼用。

 “殿下,紅薯和土豆沒有專門的種子。它本就是種子。”陳松說道。

 朱標一愣,他沒有聽明白陳松這話的意思。

 “什麼它本就是它的種子?”朱標一臉疑

Advertisement

 “殿下,是這樣的。紅薯和土豆不比其他,本就是種子。

 將土豆切塊,放在合適的地方然后靜等其發芽……”陳松詳細的給朱標解釋著。

 陳松解釋的很詳細,朱標很快就聽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咱們吃的土豆和紅薯就是它的種子?也就是說,土豆和紅薯的培育就是依靠咱們吃的那些?也就是說,咱們吃的其實就是糧種?”朱標的臉變得很古怪,他看了看桌子上的土豆,又看了看陳松。

 “殿下,是這樣的。”陳松點頭稱是。

 “你怎麼不早說,此如此重要,咱們怎麼能為了口舌之而吃糧種呢?”

 朱標一下子急了,紅薯和土豆如此重要,以后肯定是要推行天下的東西,現在數量如此,怎麼能說吃就吃呢?

 “殿下殿下,此產量巨大,吃一點不妨事,不妨事。”陳松連忙勸說。

 可是朱標哪里能聽進去,他看著桌子上那些已經被煮的土豆紅薯,長嘆一聲,“今天已無法挽回,以后可不能像今天這樣了,糧種不可輕食,多一點糧種,就能早一日推廣天下。”

 “殿下,我舅舅那里的土豆和紅薯可以用作糧種,這些土豆紅薯足夠了,殿下莫要擔心。”

 陳松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問題,就算將趙鐵繩那里的紅薯和土豆全都吃了,醫院里還有。

 醫院里的東西能重置,說句難聽的,只要時間足夠,陳松可以將土豆和紅薯種滿世界的每個角落。

 朱標說道:“話不能這樣說,糧不穩則天下不穩。

 以后能別吃,就盡量別吃,留作糧種比什麼都強。”

 這頓飯吃的朱標就像是做過山車一樣,心一時三變。

 吃完飯,朱標開始來到了陳松的書房,著手開始書寫奏折。

 朱標打算在這里再待幾天,但是稟報給朱元璋的奏折卻不能耽擱。

 在朱標寫奏折的這段時間中,朱棣出現在陜西的地界上。

 大雪早已經停下,可是道路上的積雪還在。

 朱棣下的戰馬已經累到了極致,因為不是公事,因為沒有公文,所以朱棣就無法在驛站中更換戰馬。

 朱棣看著前方,眼睛中滿是紅

 他已經好幾天沒有睡好覺了,只為了能早一點到達陳松老家。

 時間緩緩而過,朱標的奏折已經被送走,這是朱標到的第三天。

 陳松帶著朱標在村子周圍轉悠,好不容易來一趟,朱標可要好好看看陳松的長環境。

 有馬蹄聲從遠傳來,散步在周圍的侍衛全都朝朱標和陳松圍來,右手都放在了腰間腰刀的刀柄上,警惕的看著前方。

 陳松瞇著眼睛往馬蹄聲傳來的方向看去,只見前方出現一團白霧。

 這是戰馬奔馳時飛濺起來的積雪。

 朱標站在原地,雙手背在后,靜靜的看著。

 朱棣愈發的近了,朱標周圍的侍衛將腰間的腰刀了出來。

 “不明騎兵,保護殿下,若有人私闖,殺無赦!”

 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這是朱標的侍衛統領。

 陳松疑萬分,這個時候過來,難不是朱樉?

 除過朱樉之外,陳松實在想不出還會有誰。

 朱標靜靜的看著過來的騎兵,不慌不忙。

 朱棣看到了圍在朱標周圍的侍衛,看到了手持腰刀的侍衛,這些侍衛上的軍裝朱棣認識。

 “京營兵馬?為何會在此?”朱棣心里閃過無數個疑問,同時急忙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

 “吁!”朱棣死死的拽著馬韁繩,控制著戰馬停了下來。

 朱棣全包裹的嚴嚴實實,只出一雙眼睛。

 他跳下戰馬,帶著幾個侍衛朝著前方走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