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686章 旭日東昇

《大明官》第686章 旭日東昇

見不到汪芷,方應拒絕了何娘子挽留,怏怏回家。不過方應反覆思量後,還是發現了奇怪之

這汪太監是個直爽子,向來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傳紙條說幾句雲山霧罩的話,不是的風格。

所以此中必有緣故,汪太監肯定瞞了什麼事!可惜他方應終究不是神仙,委實猜不出來。更別說人心這種東西,就是真神仙來了也未必能猜出來。

正當方應在家裡反覆揣測人心時,從宮中傳出詔書,兩道頗爲惹人注目的人事問題終於塵埃落定!

一是右都史李裕遷吏部尚書、加太子保,二是戶科給事中方應超遷正六品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括號不兼翰林銜。

兩道任命在輿論裡簡直就是一熱一冷的相反對待,李大人爲吏部天是登上人生頂峰,從此爲手握無數員前途的外朝第一大佬;但方大人進東宮,卻是跌進坑裡了,或者說終於跌進坑裡了。

已經有老的人教育後輩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你們總是不懂,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即使強如方應者,今次也被坑到深不見底了,正所謂極必反!”

亦有長輩敦敦教導子弟:“朝堂就是這麼險惡,即便贏了無數次,但只要輸一次,立刻就難以翻了。爲人事無論何時要記得兩個務必,務必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要保持謹小慎微、戰戰惶惶如臨深淵的心態。”

Advertisement

當然伴隨著方應進東宮的消息,還有那些真假不明的**流言......這些也被人們視爲一代天驕方應衰敗的徵兆。一位生機的上升人,怎麼可能冒出這種詭異流言?

還要簡單介紹一下,國朝設有詹事府主管東宮事務,詹事府下分設左春坊、右春坊、司經局,經常合稱爲坊局,又與翰林院合稱爲翰林坊局,屬於頂級清流職。

左右春坊裡設有大學士(不是閣大學士)、庶子(謝遷那個)、諭德(方清之原先職)、中允(方應現任職)、贊善等屬,各司其責輔佐太子。

詹事府和翰林院關係極其切,幾乎就是兩位一的衙門。詹事府就是翰林學士們升遷的渠道,詹事府屬裡兼任翰林院銜的也不稀奇。

方應作爲翰林出的人(半日翰林也是翰林出),這次不兼任翰林院銜,就有幾分被刻意貶損味道了,正常況下應該是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由此可以看出方應讓某些人異常糾結的心態了。

當然詹事府這些職往往屬於模仿古制套個名字,幹什麼還的看差遣,比如侍班東宮、經筵講之類的。如果沒有另外差遣的話,方應這個左中允所要負責的事大概就是文書和記注。

Advertisement

東宮屬閣大學士一樣,都是廷大臣,發放有特製的牙牌,作爲出宮廷的憑證。

當尚寶司將銀牙牌送到方應手上的時候,就意味著所有就職手續辦完了,方應明天就該佩戴牙牌,去宮中履職了。

東宮屬上班的地方,當然不是太子寢宮,那裡就和天子寢宮一樣,外臣進不去,只有太監在裡面服侍。自從當今天子懶政之後,文華殿就了太子日常學習之所,所以東宮當值員都是去文華殿等待。

一大清早,方應便被醒,看了看矇矇亮的天後長嘆一聲,睡到自然醒的生活再次遠去。

洗漱用膳,便往西華門方向而去。廷大臣有特權,不必繞道走承天門端門午門,可以直接從西華門宮。

在西安門外,方應恰好遇到了老泰山。劉棉花頗有慨,須道:“終於也看到你走上這條路了,正彷彿此時的旭日東昇。”

文華殿和文淵閣都在左順門,故而方應和劉棉花同路而行。過西安門進西苑,到了太池時,方應忽然想起了某個曾經高貴的可憐人,只可惜上次驚鴻一瞥後無緣再見。

就居住在西苑某院落中罷?方應下意識環顧四周,不過除了匆匆路過的太監什麼也沒看到。

Advertisement

在西華門檢驗牙牌並登記後進城中,今天又不上朝,方應便繼續和老泰山前行至左順門。進左順門後分開,各自前往當值之所。

左順門裡面這一帶,就是大明朝最爲核心的地方了,沒有第二。文華殿是天子名義上的政事殿和太子學習之所,文華殿東邊一排院落就是執掌批紅的司禮監,文華殿南邊高牆的院落就是閣大學士所在的文淵閣。

如果一塊隕石砸在這片地方,大明朝估計就要癱瘓,沒了各種不靠譜天子、不是宰相卻要擔起宰相責任的大學士、以英讀書人自詡的司禮監太監,大明朝還是大明朝麼?

方應不是沒來過這裡,但之前兩次都是充當過客,今天到這裡卻是來上班的,心態自然不同。別人的地盤和我的地盤,觀終究是不一樣的。

此時旭日升起,照得宮闕一片芒,方應沒有著急進文華殿,信步在殿外轉了轉,悉周邊環境。

當然他也只可能繞著文華殿轉圈子,除了左順門之外,哪道宮門都不允許他越。就是司禮監文書房院門和文淵閣院門也不允許他通過。

路走到頭轉過來,方應被日刺了一下眼睛,等適應過來後,在視野裡赫然出現一道悉的影。

汪芷?方應哈哈一笑,踏破鐵鞋無覓得來全不費工夫,上次求見不,卻在這裡巧遇上了。

如此方應便迎著汪芷走過去,離得近了時停住腳步,開口要與汪芷寒暄幾句。但是汪太監冷漠的掃了方應一眼,彷彿素不相識,腳步沒有半點遲緩的與方應肩而過。

在後面跟班的小太監好奇的瞅了瞅方應,只當方應是刻意守在這裡結汪太監的新人。

方應愕然回首,著汪太監的背影。這可就過分了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