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英明!”龐統拱手小小恭維一句。
原來如此……郭圖須一笑,然而與同樣笑意盈盈沮授對視一眼,臉上笑意頓時收起,冷哼一聲。
沮授搖搖頭,一聲苦笑。
“爾等怎麼了?”著帳眾人,袁紹大喝道,“不就是曹孟德逃過一劫麼?”
“主公……”猶豫一下,審配上前,遲疑說道,“方才不及稟告主公,元圖……元圖不慎為曹軍所俘……”
“什麼?”袁紹面大驚,急切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再細細稟于我一次!”
“諾!”審配拱手應命,將自己知曉的,一一告知袁紹。
“唉……”聽罷,袁紹長嘆一聲,著榻邊扶手,喃喃說道,“他亦曾言于我,良狹,雖驍勇,不可獨任。可恨我不從,如此他才自愿居良旁……”說著,袁紹忽然想起一事,面微變,低聲喝道“那許攸呢?”
審配猶豫一下,細聲說道,“許大人領五千將士,保延津不失……”
“哼!”袁紹重重一拍扶手,冷哼一聲。
“主公,”或許是怕主公袁紹遷怒無關之人,沮授上前拱手說道,“主公,那八千騎軍尚幸存者,已隨敗軍回延津、平丘一帶,在下以為,此些將士如今四肢不全,重、輕傷不等,不如放歸故鄉,以主公仁慈之心……”
“不可!”沮授尚未說完,龐統一口喝斷,搖頭拱手說道,“在下聽聞,此些將士在軍中散播謠言,當斬之以正軍威!”
“什麼?”沮授面大變,回頭不可思議地著龐統,急聲說道,“軍師所言大大不仁吶!”
話音剛落,郭圖了沮授一眼,拱手說道,“主公,軍師之意大善,在下附議!此些士卒經此巨變,心神大損,惶惶不知其所言乃我軍心,為顧及大局,當斬之,以絕軍中謠言!”
“郭大人之言不妥!”審配搖搖頭,出列拱手道,“為何這些將士能歸平丘、延津,哼!若是在下所料不差,必然是曹詭計,此些將士將所見之事言于同澤,以我軍。殺,則軍心惶惶,不殺,則曹計得逞,‘上天助曹’之言,不需幾日,便會在我軍中蔓延。然而即便如此,在下亦不認同誅殺此些有功之士,此乃大不仁!再者,若是要殺,殺的可不止是那些騎卒,將軍麾下潰敗的兩、三萬將士,亦是見此事……”
“好你個曹阿瞞!”袁紹總算是明白了曹的用心險惡,怒哼一聲,低頭思考。
“主公,”見袁紹猶豫不決,龐統出列,環視帳眾人,尤其是審配、沮授二人,凝神說道,“誅殺有功之士,卻是乃大不仁,這樣可好,散播謠言者,皆以軍法之,其余人等不論!”
“善,在下附議!”郭圖拱手附和道。
審配與沮授對視一眼,遲疑一下,拱手說道,“我等……附議!”說罷,二人不聲了龐統一眼,心下暗嘆。
此人當斷則斷,絕無毫拖泥帶水,實是軍師最佳人選,我等虛長此人十余歲,卻……
比起謠言頓起,軍中人心惶惶,還是……唉!
見帳下謀士意見統一,袁紹當即便下達了命令,但凡有人散播謠言,怠慢軍心者,不聞緣由,皆斬!
此令一下,雖說袁軍人心有些惶惶,然而總好過到傳播謠言,言曹孟德上蒼庇佑吧?
兩日之后,袁紹再復召集麾下文武,商議戰事。
“如今良大敗,我軍士氣大降,爾等以為,我等當如何之?”
話音剛落,帳便有一將抱拳吭聲道,“良與我如兄弟,如今被曹賊所殺,我安能不雪其恨?”
龐統轉首一其人,只見此人長八尺,面如獬豸,正乃河北名將,早先駐守白馬的文丑。
袁紹面大喜,大笑疏導:“非你不能報良之仇,我與十萬兵,定要將曹阿瞞擒來,我當引大軍在后,做你之援助!”
話音剛落,沮授上前拱手諫言道,“主公不可。我軍糧草,皆是從青州運至,如今軍中之糧,不過半月,在下以為,眼下當留屯延津,待青州糧草運至,再行進圖兗州之事,方乃上策。文將軍勇則勇矣,恐怕半月間亦難擊敗曹,反為其所制!”
“你竟如此小覷我耶?”文丑虎目一瞪,大聲喝道,“何需半月,十日之,我當破曹軍,取烏巢,獻曹賊首級獻于主公,主公若是不信,末將敢立軍令狀!”
“這……”袁紹的眼神不由向默然不語的龐統。
“善泳者,溺于湖……”龐統著文丑暗暗搖頭。
“你待如何分說?”見龐統說些不知所謂的話,文丑心下焦怒,皺眉喝問龐統。
還未等龐統答話,審配說道,“士元,這樣吧,在下便與文將軍一道去吧,也好有個照應……”
龐統了一眼審配,點點頭拱手笑道,“有大人親往,在下無憂矣!”說罷,他轉首著文丑,笑著說道,“將軍既然想去為將軍報仇,在下并非不允,只不過要與將軍約法三章!”
“約法三章?”文丑眉頭深皺。
“其一,不得貪功冒進,徐徐圖之;其二,謹慎提防曹軍詭計,休要步將軍后塵……”
“你……”文丑聞言大怒,正呵斥卻被龐統大聲喝斷。
“其三!一路之上,要聽從審大人意見,不得擅,這三條了一條,在下便不應允將軍前去!”說罷,著滿臉怒容的文丑,龐統冷聲喝道,“擺著主公在此,從與不從,還請文將軍給在下一個定奪!”
“文丑!”座上袁紹皺皺眉,呵斥說道,“軍師也是為你好,休要對軍師不敬!”
“……諾!”只見文丑深深了泰然自若的龐統一眼,猶豫一下,轉對審配抱拳說道,“如此,便有勞審大人了……”
此人當真是軍師之才啊!與沮授對視一笑,審配拱手說道,“文將軍言重了,在下乃文人,廝殺之事,還需靠將軍……將軍勇武,在下素來便知……”
既然龐統做白臉,那麼審配自然樂得做紅臉,夸文丑兩句。
“那是!”得審配贊許,文丑心中有些得意,抱抱拳著龐統哂笑道,“不知軍師大人還有何吩咐?若是不曾有,末將便即刻回去準備了……”
“將軍請,”龐統微微一笑,拱手說道,“祝將軍旗開得勝!”
“哼!”冷哼一笑,文丑對袁紹一抱拳,低頭說道,“主公,末將去了!”
“唔!”
同時,龐統亦低聲言于審配,“有勞審大人多多費心了!”
“哪的話,”審配笑呵呵說道,“此乃審配本份,告辭,先走一步!”
“可惜了元圖啊……”
“是啊……唉!”
建安三年八月十一日,袁紹命麾下大將文丑為帥,審配為軍師,統十萬兵馬,趕赴延津。
因大軍糧草未全,袁紹引近五十萬大軍居于白馬。
建安三年八月十二日,青州刺史、袁紹長子袁譚率軍八萬,突襲東郡,被東郡守將夏侯惇擊敗,尾隨掩殺二十余里。
而此刻,烏巢曹營之,曹正提問袁紹帳下謀士逢紀。
數日前遭逢那暴雨一劫,逢紀雖僥幸逃得命,然而亦大創,左臂在軍之中或為兵戈削斷,右亦是骨折,渾上下,傷勢極重。
逢紀剛之名,即便是曹素有耳聞,亦盤算著想中他口中,打探一些袁軍事項,再者,逢紀已有數日,不曾進食了……
著著一件染滿污、捂著左臂強自拖著一條右站立的逢紀,曹心下暗嘆,吩咐左右搬來一把椅子,抬手說道,“請坐!”
豈料逢紀也不,猶是傲然立著。
曹覺好生無趣,心中有些不渝,揮揮手人將那椅子又撤下,隨即著逢紀說道,“逢元圖,你之大名,曹某素來有耳聞,今日曹某也不為難你,只要你……”
“曹公可容在下先說一句?”默然不語的逢紀突然丟出一句話。
“唔?”曹有些驚訝,抬手說道,“請!在下洗耳恭聽!”
“好!”逢紀呵呵一笑,隨即面上笑意漸收,著帳眾曹將一字一頓說道,“但凡曹公所問之事,在下一概不知!但凡曹公所言之事,在下一概不從!如此,請曹公續言……”
“好膽……”曹帳下大將徐晃指著逢紀罵了一句,隨即著他凄慘的模樣,徐晃皺皺眉,卻是罵不下去了。
“……”只見主位之上,曹深深著逢紀,哂笑道,“原本還想從先生口中套些話來,如今一看,顯然是曹某過于妄想了……不過,聽聞將士言,先生數日滴水未進、粒米不食,怎得,莫非是我軍中飯食不合先生口味?”
“非也,”逢紀搖搖頭,正說道,“在下早該死于前幾日軍之中,曹公將我救回,必是別有圖謀,不過曹公若是要拿在下令主公投鼠忌,哼哼!曹公還是死了這條心才好!”
“此話怎講?”帳戲志才笑著道,“先生乃袁使君帳下名士,可莫要妄自菲薄哦!”
淡淡了一眼戲志才,逢紀冷笑說道,“你便是郭嘉、郭奉孝?”
“哈哈!”戲志才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帳眾人亦是大笑,曹亦是。
“怎……怎麼?”逢紀納悶地說了一句,忽然想起當初在黃河邊,遠遠曾見那郭嘉,好似非是此人……
“你乃何人?”逢紀聲追問道。
“無名之輩,”戲志才哂笑說道,“潁川戲志才!”
竟然是他!逢紀心中一驚,他早就聽聞,曹帳下有三人通兵略,潁川郭嘉、戲志才,以及徐州江哲,而這一次,曹令江哲鎮守許都,將麾下另外兩大軍謀名士帶在旁……等等!
忽然想到一事,逢紀環視帳眾人。
“怎麼?”戲志才笑說道,“先生想問什麼?”
只見逢紀眼神一凜,努努愣了半響,喃喃說道,“你……你等分兵了?”
戲志才小小吃了一驚,隨即再復滿兩笑意,點頭說道,“真不愧是袁使君帳下高謀,一語中的……”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幾日與我等斗的,非是郭嘉,而是這戲志才,那麼郭嘉呢……他……莫非……
糟了!
見逢紀神大變,戲志才嘿嘿一笑,說道,“先生,你看這樣可好,在下問先生三個問題,只要先生就實答來,我等十日之后,便放先生回去,絕無虛言!”
“哼!”豈料逢紀一聽,面上慌漸漸退去,冷笑說道,“想套我軍中虛實?休想!十日之……嘖嘖,看來曹公還再折我主一臂啊!休想!”
“嘖嘖,就倒是在下有些犯難了,你看這樣可好,這十日間,先生可任意在我軍營探查,我等絕不阻攔,只需先生……”
“探查?”逢紀了眼自己重傷的,似笑非笑地著戲志才。
戲志才尷尬一笑。
“何需探查,”逢紀苦笑一聲,仰頭嘆道,“你等心思,不過是我主急進……我想得到的,他一樣想得到……”說罷,逢紀下意識一拱手,卻發現左臂已被削斷,唏噓一嘆,傲然說道,“曹公所問,在下一概不知,就此請死!”
“……”著逢紀決然的眼神,曹為之容,起皺眉勸道,“何必如此,若是先生不想說,曹某絕不會多問……”
“在下主意已決,曹公不必再言了!”逢紀淡淡道了一句,深深著曹,意有所指說道,“我主麾下人才濟濟,即便是曹公扣著在下,亦無半點好,再者,逢紀如此重傷,命不久矣,何必為茍活數日,壞我名聲?”
曹皺皺眉,猶豫良久揮揮手吩咐左右道,“帶下去,不可怠慢!”
“曹公何以不殺逢紀耶?”被兩名曹兵架著走出帳外,逢紀大聲呼道。
“真乃義士……”曹長嘆一聲,搖頭說道,“我不忍殺之!”
“有些事,非是主公不愿,便可避免的!”站在帳門,著越來越遠的逢紀,戲志才淡淡說道。
果然,數日之后袁紹帳下謀士逢紀剛,絕食而死。
此前,或有人苦勸,逢紀高聲言,“我乃袁主帳下謀士,豈能食‘曹米’?”
得聞此事,曹心下大嘆,下令厚葬。
“逢元圖,極圣賢風骨……”
柴米油鹽醬醋茶,當年樣樣不離它。如今七事以改變,琴棋書畫詩酒花。李昊穿越了,在古代的大唐。文人之中我武力值最高;武將裡面我最有文化。大唐將因我而改變……。因爲……我們不一樣!
西涼威遠王府。 虎頭虎腦、年僅5歲的小王爺蕭沫希見自家娘親又扔下他去伺弄稻田,包子臉皺得都鼓了起來。 小王爺哀怨的看了一眼徐步走來的爹爹,老氣橫秋的問出了埋藏在心底的疑問:“父王,你當初怎麼就看上了我那沒事就喜歡往稻田裡鑽的娘親呢?” 蕭燁陽斜了一眼自家人小鬼大的兒子一眼,隨即做出思考狀。 是呀,他怎麼就喜歡上了那個老愛往外跑、活得像個小太陽的女人呢? “誰知道呢,腦子被門夾了吧!” 同命相憐的父子兩對視了一眼,同時發出了一聲無奈嘆息。 攤上一個不著家的女人,能怎麼辦? 自己的王妃(娘親),只能寵著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