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敢,皇后娘娘什麼都不記得了,不記得我們,不記得深宮,不記得負心的丈夫和夭折的孩子,只記得千里之外的老父母,一聲一聲地喊:
“阿娘,阿爹,要回家……“
皇后娘娘辭世這一年將將二十五歲。十四歲嫁給還是楚王的皇上做楚王妃,十六歲做了太子妃,生了一雙兒,兒子很快就沒了,二十歲皇上登基,做了皇后,半年后失了兒,二十一歲生了小兒子,二十三歲小兒子也沒了,娘家祖父突然病逝,一家子遠離京城,從此纏綿病榻,二十五歲的生日還沒過就撒手人寰。
皇上大病一場,咳得半死不活。淑妃娘娘也大病一場,咳得半生不死。我在怡華宮和永安宮之間來去奔波,神思恍惚之時,有一日竟在一聲聲的低咳里,捂著不出聲哭得妝發散,面目猙獰。
陳自請去伏龍寺出家為皇后娘娘祈福,我和溫昭儀去送時,臉蒼白,跟我們說:“從前的事,是我對不住你們。如今……如今再沒什麼可說的了,我在伏龍寺替你們祈福,希你們在宮里都平平安安。”
皇上病好以后,追封皇后娘娘為“敏慧皇后”,淑妃娘娘和溫昭儀覺得這個謚號俗得不得了,罵罵咧咧好幾天。
我也想跟著罵,但我沒空,我不得不經常在永安宮陪著皇上,聽他一聲一聲“兒”的著我,彈求凰給他聽。
皇后娘娘一走,宮里的氣氛就很不好,因為皇上不高興,賢妃娘娘淑妃娘娘并我和溫昭儀也不高興,純妃不怎麼說話的,鄭妃懷著孩子不出門,清婕妤懷相不好躺著養胎,自打有個小跟的侍在花園說笑被皇上直接打冷宮以后,闔宮上下就再沒聽見笑聲了。大好的春,宮里一片戚戚冷冷,大家都沉浸在國母早喪的悲痛中。
這種悲痛有很大的程度是真心的。皇后娘娘是好皇后,事公正,為人慈,對每個嬪妃都很好。皇上想不起來的那些妃子,放在先帝時期就是任人宰割的命,皇后娘娘卻永遠不會忘記們中的每一個人,克扣資這種事從來沒有發生過。宮里也不是沒有過無頭冤案,但皇后娘娘從不偏聽偏信罔顧人命,很多低位妃嬪不是靠著皇上,而是靠著皇后娘娘才平平安安地活著的。
一直到五月,鄭妃和清婕妤先后生下了兩個皇子。
皇上登基五年,膝下卻十分凄涼,活著的孩子只有三皇子和三公主兩個,現下添了兩個皇子,皇上樂得不得了,終于想起來我進宮之前鄭妃是他最寵的妃子,天天去陪,又把晉為德妃。
清婕妤……清婕妤晉為昭儀,但是誰都知道,清昭儀沒有多日子了。懷孕的時候在陳貴妃邊擔驚怕,思慮過多,本就不好,再兼著陳貴妃邊的人是只要孩子不要大人的,只顧拼命給進補,也不許一走一走,胎兒大母虛,生孩子折騰了三天,孩子落了地自己卻不了。
念著同時進宮一場,我去看看,邊圍著宋人和王寶林——這兩個人也是跟我同時進宮的,比我還早承寵呢!可這一年過去,我都快忘記們的樣子了。
們三個顯然很好,親姐妹一樣,宋人和王寶林眼睛都腫了,跪下來求我說:“婉修儀,求求您跟皇上說說,過來看楊姐姐一眼吧,楊姐姐到底是生了皇子啊!”
我跟淑妃娘娘說起這件事,淑妃娘娘說:“你真像瑤瑤啊!凈管些跟自己無關的事!罷了,你可以等皇上來了說一說。你問我怎麼說?嗯,就跟你求我做腌篤鮮時那副言又止的眼的小狗子模樣就可以了。”
呸!誰是小狗子!
第二天皇上召見我,我乖乖地拉著他的袖子沖著他笑,他喂我吃芙蓉糕我也笑,他陪我下棋我也笑,他終于繃不住了,把我整個兒圈在懷里,新生的胡茬扎著我的臉:“小壞丫頭想要什麼?”
蘇挽有四個寵她入骨的哥哥。 大哥溫文爾雅,二哥足智多謀,三哥武功高強,四哥不學無術。 她這四個哥哥,各各長得一表人才,隨便拎出去一個,都足以讓大祁女子為之瘋狂,蘇挽也成為了人人嫉妒又討好的對象。 可突然有一天,她的二哥哥搖身一變成為了當今太子殿下,將小小的她逼至角落:“晚晚,嫁我可好?”
穿越就穿越,她怎麼還成已婚了?接受了事實后,楚姣本來本想著跟王爺保持著合作的關係,但某王爺為何一直對她暗送秋波?某夜某王妃喬裝打扮出門惹了一身桃花,晚上回府時竟被那往日裏一臉清冷的王爺壁咚在牆。 王爺咬牙切齒:「看來本王的王妃的魅力真是四處散發」
她本是西楚國侯爺之女,因一碟芝麻糕與東陽國三皇子結下不解之緣。卻因一場府中浩劫,她逃生落水,幸被東陽國內監所救,成了可憐又犯傻氣的宮女。一路前行,既有三皇子與內監義父的護佑,又有重重刀山火海的考驗。她無所畏懼,憑著傻氣與智慧,勇闖後宮。什麼太子妃、什麼殿下,統統不在話下!且看盛世傻妃如何玩轉宮廷、傲視天下!